勉县五举措推进新常态下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工作

09.05.2015  12:38
            近年来,勉县教体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大排查为突破,强化举措、夯实责任,大力推进新常态下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加快基础建设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勉县以创建“双高双普”县和陕西省教育强县为契机,重点加大学校附属设施建设,2013年全县投资4570万元,为15所学校建成538套24000多平方米教师周转房;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51个中小学食堂建设项目;42所中小学操场硬化工程全面启动,总面积12.7万平方米;改建了武侯镇驿坝小学等4所学校的食堂。大力推进“薄改”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更换可升降单人课桌椅;全面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新建电子白板系统700套;全面改善寄宿制中小学校后勤生活设施条件,继续推进标准化食堂、标准化宿舍、后勤管理样板学校建设,大幅度提高学校管理和食宿水平,彻底消除学校安全隐患。             —— 健全安全举措全面夯实工作责任。 县教体局先后制订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责任书》《教育系统应急救援处置预案》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为全县所有学校、幼儿园印发了《校(园)长安全日志》等11种安全管理表册,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建立了包抓责任制,要求局领导包片、干部包镇、学校,形成了学校安全校长亲自抓,县教体局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做到“县不漏镇,镇不漏校,校不漏人”,学校安全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加强“三防”建设提高校园安防水平。 目前,全县已建成33个规范化校园警务室,完小以上学校配备专(兼)职安保人员505人。聘请了104名法制副校长,负责各校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法制讲座和安全防范指导,组织各校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大赛活动”等,有效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累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视频监控系统,为79所完小以上的学校门口、操场、学校食堂操作间、储藏室、寄宿生楼梯口安装了摄像头362个,在局机关建成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安排专人对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在重点场所、关键时段进行远程动态实时视频监管指挥。改造了部分学校存在隐患的水电线路,实现了安全用水、用电。配齐了消防器材和应急照明设施。督促各校加强上下学时安全疏导,安排教师课间楼梯值守,防止踩踏事故发生。规范了学校营养餐的接收、存储、加工、建档等操作流程,坚持食品采购定点、索证、索票、登记,48小时留样。健全特异体质和患有疾病学生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置。截至目前,各项工作秩序井然,内部管理一丝不苟,营养计划规范有序,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其他事故同比大幅度下降。2014年新铺中学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勉阳中学、阜川中心小学评为市级“平安校园”。                ——紧扣安全重点强化隐患排查力度。 为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县教体局出台了校园安全“三个一”工作制度,要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每月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排查治理,每月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形式研判分析会,做到安全教育进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安全管理和隐患治理分别做到“六落实”“一督办”,即: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跟踪督办,做到隐患不排除,人员不撤离。督促各学校围绕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寄宿生安全、汛期安全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夯实校内各层级各岗位的责任,凝聚学校、社会、家长各方的力量,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全力以赴保障校园安全。             ——联合检查确保集中整治务实有效。 针对春夏季节校园安全事故易发的实际,县教体局联合县综治办、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广局等部门,分组不定期深入全县1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各校(幼儿园)在食品安全、校舍安全、预防溺水、校园周边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县教体局进一步细化了宣传动员、自找自查、集中整治、建章立制、检查验收5个工作阶段的具体任务,要求各中小学制定具体整治实施方案,安排专人对本区域内的学校、幼儿园展开拉网式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分类造册,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做到镇不漏校,保证隐患问题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声。整治活动结束后,由局包片领导、包联学校干部对责任区学校、幼儿园的排查整治工作按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对督查整改情况进行汇总通报。(文/赵彦军 王永刚)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