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卫健:雾霾机理搞不清楚 不能做到精准防霾

16.03.2017  13:34

2017年3月11日《华商报》A3版

        陕西代表团的周卫健代表,因建议攻克雾霾形成机理,获李克强表态“谁攻克,重奖谁”,成为第二天的热点代表。3月10日,华商报记者就关中及西安的雾霾治理问题对她做了专访。
   继给总理写信后又给西安市委书记一封信
   3月9日李克强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前所长周卫健建议,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研究项目,并获总理表态“谁攻克,重奖谁!
   昨日陕西代表团全体会议的会场外,好几位记者都在等周卫健,她在中途离开会场时,就被拦住问对雾霾的分析,和北京的雾霾成因。会后,她接受了华商报记者的专访。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全体会议结束时,周卫健专门前往主席台,将一个信封交到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秘书的手中。后来在电梯口遇到王永康时,她又和王永康提及此事。而在此之前,她曾给总理写过一封信,并在3月9日获总理当场回复“已批示”。
   “您给王书记的信里是什么内容?和治霾有关吗?”面对华商报记者的提问,周卫健笑着神秘地说“现在还不能给你讲。
   希望中科院牵头组织国内外专家协同攻关
   “不像伦敦和洛杉矶的点状雾霾,中国的雾霾是带状雾霾。”周卫健说,你看中央气象台每次预报重污染天气,过来就是一个雾霾带,有好几百万平方公里,西安在这个雾霾带的尾巴上。中国的雾霾是复合型的,因而一定要搞清雾霾研究的机理,“对机理搞不清楚,施策的针对性就没有,不能做到精准防霾。
   “据我们研究,中国雾霾污染源的主要成分是二次污染物,包括有机气溶胶和无机气溶胶,还叠加有中国农村大量的生物质燃烧,就是农民烧秸秆。”周卫健说,由于成因复杂,地区间的成因不尽相同,因此应站在更高角度研究。比如,雾霾和气候变化有关系,当气候变暖,北极冰带减弱了,致冷空气活动减少,随之而来污染物就容易累积。这也就是她为什么要向总理建议,要多学科协同攻破。
   她建议,由中科院来牵头,组织国内外顶尖专家对雾霾成因协同攻关。“这样才能完成总理交待的任务”。
   西安PM2.5首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正如周卫健所说,各地雾霾成因都不一样。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1月曾启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35个城市的PM2.5来源解析工作,结果表明,燃煤、机动车、扬尘、工业生产等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各个城市之间的首要污染源又不相同。
   华商报记者从环保部有关人士处了解到,大连、厦门、重庆(主城区)、成都、西安等城市PM2.5的首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占比在20%~30%之间。
   “对车辆限行肯定是有作用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会产生一些光化学作用,加重雾霾。”周卫健表示,此外“减煤、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都是有效的。但还需要有一些针对性措施,比如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可能措施都不一样。 华商报特派北京记者 杜鹃 文/图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