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撰文赞陕西经济:"半年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18.07.2016  18:33

  长安号专列(资料图)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左右,服务业投资增长15.2%,外贸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十三五”开局之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但陕西交出的“半年成绩单”仍让人眼前一亮。上半年,陕西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追赶超越步履矫健。

   创新驱动力促产业结构优化

  在西安高新区的众创空间“创途在XIAN”里,活跃着许多年轻而忙碌的身影。记者在“80后”创业者王辉创办的非凡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兵马俑、钟表等作品精巧别致。

  而这仅仅是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

  曾几何时,“挖煤卖油”还是陕西这个资源大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能源价格“跌跌不休”,陕西经济也步入了下行调整的“阵痛期”。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介绍,陕西近年来依托科教优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头,积极引导非能源产业发展,以改变过去能源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力。

   一带一路”让陕西走在前列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陕西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站在了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

  目前,陕西已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112家全球500强企业在陕落户;西咸机场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目的地遍布中亚5国44个城市和站点;西安新筑站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认为,陕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实现了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协作、大开发、大融合,加快形成了内外统筹、合作互动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在新一轮全方位开放中走在前列。

   补“短板”攒足后劲谋发展

  实现追赶超越要突出长项优势,但短板也要补齐。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陕西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陕西的有3个,面积超过全省半数;国家贫困县和片区县56个,占全省区县总数的二分之一。

  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陕西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综合施策,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或许是观察战役进展的最佳地点。

  曾经的贫困“短板”,正在形成新的发展后劲。今年上半年,陕南预计经济增长9.5%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关中、陕南、陕北三个板块中领先。

  陕西省委主要负责人说,陕西将紧盯2020年这个关键节点,紧紧围绕精准脱贫要求,切实抓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措施落实,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华社记者李勇石志勇陈晨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三秦网    编辑: 高政超 分享到: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