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支队五项措施全力构筑新学期校园“防火墙”

28.08.2015  09:51

      为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安康支队立足实际,从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改善学校的消防安全环境入手,采取五项措施,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环境,切实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是明确责任,构建安全责任体系。支队要求辖区各学校建立健全消防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调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总责,制定涉及到消防岗位的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提高学校内部消防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强化指导,使各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消防与学校逐步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有效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二是加强检查,构建安全防控体系。支队充分结合当前开展的易燃易爆及人员密集场所大检查为契机,全面开展了学校内部及周边单位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部局制定的《中小学校舍消防安全技术要求》,重点对学生及教职工宿舍和食堂餐厅、图书馆、实验室、教室、会议室等场所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检查。集中检查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学生宿舍的安全疏散通道及火源电源管理情况、安全出口、灭火器材、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及时纠正了违章使用电器、学校私拉乱接电器线路的行为,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依法督促整改,并督促指导学校落实好整改隐患期间的消防安全措施,确保学校消防安全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对学校周边的饭店、超市、网吧、游戏室等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专项档案。对存在火灾隐患或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按照有关法律程序,予以责令限期改正或责令停产停业,切实加大消防执法力度。
  三是完善防火预案,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支队要求结合辖区校园消防安全的实际,积极帮助辖区学校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和科学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协调教育部门建立落实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制度,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自查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定期演练制度等一系列的消防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学校及周边消防安全工作。同时,支队要认真开展好灭火演练和“六熟悉”工作,使部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应对火情,确保及时成功处置突发火灾。
  四是加强宣传,丰富形式,构建社会宣传体系。日前,各地学校军训已经陆续开始,支队根据省政府与军分区联合发文精神,在军训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在学校范围内掀起消防安全教育热潮。在培训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如何报火警、火场自救与逃生方法、一般火灾预防及灭火器的使用等消防安全知识,讲解发生火灾后学校组织学生疏散的工作要点、疏散引导方法、组织疏散的先后顺序、组织疏散的原则以及火场自护自救逃生注意事项等,大大增强了学校预防火灾的能力。
  五是强化周边,构建校园消防安全体系。支队对辖区校园周边新办的公共娱乐场所严格审批,对距离学校过近或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场所,坚决不予消防审核、验收或开业前检查合格;对存在火灾隐患整改不积极或不具备消防安全经营条件的场所,坚决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或停业整顿;对无力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坚决依法实施关停或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取缔,从而全面净化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