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提质量:定边县教育工作成效好

23.03.2016  08:39
            榆林市定边县教育局坚持抓改革、提质量,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县教育工作保持了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工作呈现出“七大亮点”。             一是完成“双高双普”及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工作。 在2014年创建的基础上,2015年 5月,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我县顺利通过“双高双普”验收工作。按照国家评估验收标准,针对我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整改并及时申报, 2015年6月接受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的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             二是争取中省市项目投资数额较大。 2015年,成功申报并争取了中省市各类投资项目33个,建筑(改造)总面积9.46万平方米,争取资金4256万元。其中: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503万元;农村教师宿办改造建设资金90万元;学前教育建设补助资金630万元;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2983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资金50万元。             三是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形成长效机制。 制定《定边县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五年规划》,出台《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教师交流细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交流办法,保障、激励交流机制,把交流轮岗与职称评审、绩效工资、奖励评优、周转房使用等直接挂钩,保障交流轮岗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今年在充分考虑各学校之间学科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上确定轮岗交流人选,对14名校级领导进行交流,占符合交流的34%;对123名教师进行了交流(其中城区之间78人,城乡之间45人)占符合交流教师的8.2%;交流人员中骨干教师46人,占交流人数的37%。             四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效果监测。 为进一步了解定边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科学评价各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研究,制定出台了《定边县课堂教学效果监测方案》。监测的对象为全县中小学所有教学科目;监测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考查、科任教师的导学案检查三个方面完成;监测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年度考核、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各学校年终考核工作中。目前,已对全县33所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了监测。             五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借鉴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方面的成熟经验,推动全县中小学社团建设工作。要求初中学校每周安排1-2课时开展社团活动,小学全部实行周五下午无课日活动。目前,全县共成立了学科、科技、棋艺、文艺、体育、手工制作等40多类500多个社团组织,有3072名教师参与社团指导,30000多名同学参与了社团活动。             六是高考 艺术类文化课上线人数大幅提升。 定边县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攀升,连续五年高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2015年艺术类文化课本科上线人数为215人,专科上线人数为232人,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尤其是实验中学双上线38人、安边中学30人。定边中学2015年高考一本升学率位居全市第三名,同时被市教育局评为2015年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定边四中艺术、体育考试位居全市第二名。             七是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入口关,质量关。 坚持实时申报,即时审核,全程监控,注重学籍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安全性;本着“规范管理,高效便捷,一生一籍,籍随人走”的原则服务学校,服务家长,实时掌握第一手数据,为控辍保学、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事业统计以及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全面提升服务育人水平。2015年定边县教育局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学籍管理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