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开幕

25.01.2015  10:15
 

      群贤毕至赴盛会,凝心聚力话兴陕。1月24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陕西宾馆隆重开幕。

  丈八湖畔,没有鲜花装饰的陕西大会堂更显庄严肃穆。大会会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高悬在主席台正上方,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旁。主席台正前方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三个陕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巨幅标语,分外醒目。

  省政协主席马中平,省政协副主席郑小明、刘新文、李晓东、李冬玉、周卫健、千军昌、冯月菊和秘书长姚增战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郑小明主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省委副书记孙清云,省委常委江泽林、郭永平、魏民洲、姚引良、景俊海、安东、毛万春、刘小燕、陈强、高龙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杨凌示范区陕西省建设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省军区政委,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武警总队司令员、政委,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曾担任省级主要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和曾担任省十届政协副主席的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

  省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应出席委员643人,实到585人,符合政协章程规定。

  上午9时,郑小明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随即,全体委员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大会首先审议通过了省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议程。

  接着,马中平代表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他在回顾总结省政协2014年工作后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省面临的压力与机遇共存,机遇大于压力。

  马中平说,今年省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履行三项职能,有效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为开创“三个陕西”建设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马中平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科学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开好两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组织实施月度协商座谈,营造商量办事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要广泛联系各界人士,及时反映群众呼声,切实加强民主监督,进一步凝聚建设“三个陕西”正能量。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在中共陕西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履职服务大局,团结各界共同奋斗,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作出新的贡献。

  受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周卫健向大会报告了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

  省委、省级国家机关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记者  冯晓荣  见习记者  甘甜)


责任编辑:雪花            审核: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