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近期举行两次外事交流活动扩大国际影响

18.11.2014  18:56
            近日,西北政法大学连续举行两次外事活动,该校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莫桑比克国家民用航空局代表团一行访问该校。 莫桑比克国家民用航空局局长伊曼琼斯凯文、局长助理阿博托安特伯以及南非茨瓦尼大学代表王于晨一行访问该校。希望该校的师生能够去研究非洲的法律特别是航空法,从法律的角度寻找改变非洲航空市场发展缓慢的方法。该校副校长王瀚会见。             伊曼琼斯凯文就中国与莫桑比克的政治关系、非洲航空市场的发展状况、莫桑比克国内航空业的现状这三个问题进行了介绍。他指出,1962年莫桑比克独立以来,中莫两国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合作不断加强,该国总统两次访华,与中国两代领导人进行会晤。非洲的面积非常辽阔,对国际航空运输有着天然的需求,但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非洲80%的人口无法承受出行选择航空运输的经济负担。非洲的航空市场较为封闭,开放程度远逊于其他大洲,这也和该洲国际航空法律制度的落后有关。此外,非洲的航空公司在航空燃料、航空器的融资租赁、航空保险等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本土的航空公司不具备与其他大洲的航空公司竞争的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莫桑比克国内没有统一的航空立法,仅靠两个单行的法规来约束航空活动,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009年才得到改观。目前,莫桑比克国内缺乏航空管理与航空法律方面的专家,这一现象制约了航空业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西北政法大学的师生能够去研究非洲的法律特别是航空法,从法律的角度寻找改变非洲航空市场发展缓慢的方法。             王瀚重点介绍该校国际法研究中心的特色研究团队——航空法研究所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情况。目前,航空法团队的研究领域包括比较航空法、国际航空运输法、航空环境法、中国民用航空法的立法与修订、通用航空法等。经过长期积累,团队的研究成果丰硕,学术影响力提升显著,航空法资料库的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航空法团队已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不同层次的航空法人才培养机制,团队每年培养航空法硕士5到8人,博士1到3人。航空法团队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打造中国一流的航空法团队,并力争使团队在亚太地区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双方达成以下意向,王瀚适时去莫桑比克访问交流,并为该国民用航空局讲授航空法;莫桑比克国家航空局将派出团队参加该校于12月举办的纪念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成立七十周年法治论坛,该校还将在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与莫桑比克国家民用航空局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韩国国立忠北大学代表团来访。 韩国国立忠北大学尹汝杓校长、国际交流学院金道泰院长一行到访该校商谈两校合作发展事宜。该校校长贾宇、副校长王瀚会见。             贾宇对该校的历史沿革,学科设置,师资水平等情况进行介绍。贾宇表示,韩国国立忠北大学近年来与该校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学术研讨等多个层面密切合作,双方师生受益匪浅,此次尹汝杓一行的交流访问势必推动两校合作更上新的台阶。             王瀚充分肯定该校与忠北大学等韩国高校开展校际合作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该校在开办汉语专业的基础上将加强与韩国高校的交流合作,为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及韩国三星电子建设项目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支持。             尹汝杓表示自2010年忠北大学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议书以来,双方合作进展顺利,收效颇丰。该校是尹汝杓就任校长以来首次出国到访的学校,并对有着悠久历史的西安留下深刻的印象。尹汝杓表示,从事法律专业的人员经过忠北大学学习后就业前景明朗,在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两国两校的发展也将迈上新的高度。(文/刘雷)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