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铁职院开展体验式教学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性

28.10.2014  14:14
            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周边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在师生党员中开展了“革命圣地现场教学”“监狱零距离体验”等一系列体验式教学,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周密部署,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系统性。 该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各党总支、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全覆盖。二是领导带头授课。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院、系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每期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都能参加开班动员并亲自为学员上课,各系党总支书记也分别为本系学员讲党课,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调动了参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员现场教学场景
              ——整合周边资源,共建教学基地。 该院党委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结合周边教育资源状况和教育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了涵盖不同类别的现场教学基地,涵盖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以及警示教育等方面。一是以井冈山、延安、富平习仲勋陵园、渭华起义纪念馆、蓝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平台的“红色教育基地”,2011年至2014年开办了四期共计200余人的延安现场教学班。二是以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渭南监狱、郭孝义纪念馆等为平台的“廉政教育基地”。             ——精心选配师资,设计教学方案。 该院党委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配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备主持技能和应变能力的教师担任现场教学授课教师。在现场教学开始前,多次组织教师深入现场教学点、蹲点考察,充分挖掘现场教学点的热点、难点,撰写各现场教学实施方案。根据不同班次性质确定现场教学的主题,做好教学设计。例如,在该院举办的“弘扬延安精神,增强党性修养”现场教学组织过程中,授课教师和管理人员深入黄陵、延安、宜川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以“黄帝陵—轩辕庙—延安革命遗址—壶口瀑布”为主线的教学路线,并在每个教学地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模块,组织教师或讲解员按照教学模块备好课,力争使每一堂课都能使干部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得到提高、素质得到增强。             ——现场考察体验,强化感性认知。 通过教学现场的实地考察,形成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此过程中,既包含对现场教学基地实践场景的直观考察,也包括理解现场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如,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教师的介绍过程既是历史场景再现的过程,也是对历史事件的特殊地位、历史人物的价值追求、品格特征等挖掘的过程,要求学员以亲历者的身份融入事件、现场之中,深度感悟其探索之艰辛、品格之高尚、实践之鲜活、创新之伟大。在这一环节中,主持人一是对学员提问中可能出现的离题情况,及时调整和引导;二是对当事人的回答进行提炼或归纳,使其观点更加鲜明,更加切合主题。             ——开展交流点评,实现理性升华。 教师在学员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对学员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综合点评,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使学员形成相对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认识,使学员对某一专题的认识达到理论的升华,从而促使理论直接向实践转化、向素质和能力转化。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