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教育为民先:米脂县加快教育发展工作纪实

25.11.2015  21:13
            《陕西日报》2015年11月24日(记者 艾永华 通讯员 李军 杨文旭 李济水 刘树鹏)题:乐以教育为民先——米脂县加快教育发展工作纪实
            7月16日,米脂中学校园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喜迎清华大学面向全国发出的第一份录取通知书,清华大学李沛雨老师亲手将录取通知书送到米脂中学刘祥同学手中。这是米脂县在二十多年之后,再次将优秀学生送入顶级名校。 米脂,这个素有“文化县”之美誉的千年古县,历来重教兴文、热衷办学。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培育出了一大批杰出人士和优秀人才:爱国人士李鼎铭、民主斗士杜斌丞、抗日名将杜聿明、教育家杜岚和高佩兰、著名作家贺抒玉、布衣作家李健侯……   

米脂中学
              近年来,米脂县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力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强化管理、注重内涵发展,深入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师学科能力竞赛和教学技能大练兵等活动,促进了全县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014年,在米脂召开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该县提出2018年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两年来,米脂县教育局紧盯目标,细化措施,按照“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引领、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实行“顶层设计、行政推动、梯队推进”的方式,全面实施“教育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办学品位提升、教育质量提升、职教为民服务能力提升、校园安全建设提升”五大工程,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教育事业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城区第三幼儿园投入使用,第二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园。             ——义务教育取得历史突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             ——2015年,米脂县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县二本上线人数达到了524人,一本上线率高出全省5.78个百分点,二本上线率高出全省7.48个百分点,米脂中学刘祥同学成为今年陕北地区唯一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考生。             ——职业教育就业率达到95%以上,率先在榆林建起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集中反映着米脂教育人的追梦历程,展现米脂“穷县勇办强教育、小县敢办大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加大投入夯基石               教育要发展,硬件是基础。米脂是国家级贫困县,财力有限,但在教育投入上出手不凡。根据该县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4—2016年,全县教育规划投资2.35亿元,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基本建设项目97个,86个已竣工投入使用,增加新建面积3.66万㎡、改扩建3.13万㎡,硬化软化面积9.26万㎡。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加计算机教室38个、计算机2520台、电子白板及触控一体机310套,建成智慧校园25个,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了校园网。加强学校部室标准化建设,增加功能部室248个,购置教学仪器设备248套、单人单座课桌凳9968套、图书7.3万册。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塑化、软化的中小学体育场,配有现代教学设备的专业教室……2015年6月底,国家教育部督导检查组在验收米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时感慨地说,“米脂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             同时,该县坚持教育惠民,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营养餐计划”等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兑现各类教育惠民资金1.342亿元,受益学生8.4万人次。累计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3885万元,惠及646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14年开始,米脂县每年追加教育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教科研、教师培训、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教育质量检测等工作;2015年又安排教育专项经费25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仅此两项就占到全县全年财政收入的25%以上,巨大的投入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协调发展促均衡               均衡发展是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米脂县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双高双普”达标县创建工作为主抓手,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各类教育协调推进,教育整体提质进档。             优先发展学前教育。近年来,米脂县着力改善幼儿园条件,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共实施建设项目23个,其中新建城区标准化幼儿园2所、乡镇4所,改扩建乡镇幼儿园11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6个,新增幼儿学位1800个;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规划新建城区幼儿园6所,目前已启动新建2所。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所。目前,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现在的娃娃真是有福气,念书不但不要钱,幼儿园内活动场地、玩耍、休息、吃饭的条件比家里都好。”该县第三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刘先生说。

小学生正在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体验陶塑制作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硬件设施基本均衡后,教育均衡的关键就是师资与生源。为此,米脂县教育主管部门定向为农村薄弱学校招聘教师,采取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方式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明确将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作为评优评先必备条件,引导城区骨干教师服务农村,全力促进城乡、校际间师资力量基本均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出台了《米脂县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暂行办法》,投资30多万元,购买了阳光招生软件平台及相关设备。整个招生工作从政策发布、片区划分、报名、录取、教师配备、编班情况等全部对外公开,每个环节都让群众看得见,公平公开的招生政策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米脂县以打造高品质、有内涵、有质量的高中教育为目标,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学校、教师传经送宝,选派业务骨干指导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广泛听课、评课、座谈,现场指导,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现在上课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课上我们根据导学案练习习题,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最后老师根据我们的练习、点评情况予以指导,整个学习比以前轻松多了。”米脂中学高三学生惠宇航深有感触地说。据悉,米脂县今年高考考入“211”“985”院校人数创历年之最,群众对教育综合满意度持续提升,连续两年在全市名列前茅。

米脂县桃镇中学长拳社团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米脂县按照“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学历教育为主体,以职业农民培训及各部门的联合培训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培训为两翼”的办学思路,职业教育如火如荼。近年来,该县高职考试录取率90%以上,95%的学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2014年以来,县职教中心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退役士兵、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培训等各类培训共计8839人次。累计组织农民参加各种技术培训5000多人次,培训林果嫁接、小杂粮种植、养猪、笼养鸡、舍饲养羊方面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次。投资320万元,建成全县唯一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承担全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该基地于2015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5期,覆盖学生1200多人。”据米脂县职教中心校长郭满宏介绍,“所开设项目都注重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学生可在创意机器人项目中体验科技创新的神奇,在拓展训练项目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在陶艺、立体服装、中国结等项目中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
多措并举强队伍               近年来,米脂县秉持“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创新机制用人才。该县制定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方案》,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打破传统用人机制,面向全县教育系统公开竞聘中小学校(园)长,使得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按照“缺编即补、凡进必考、择优录用、规范准入”的原则,米脂县将招教考试、特岗计划、振兴计划等与公益性岗位开发相结合,一主一辅,相辅相成,2014年以来,公开招聘教师70人,其中定向为农村招聘短缺学科教师58人,占比83%;累计开发公益岗位98人,补充幼儿专业教师68人,补充中小学专业教师30人,有效缓解了队伍结构性矛盾,薄弱学科的师资力量得到强化。     为人师表树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师德建设至关重要。”米脂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李庆华说。该县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为抓手,将校长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要求教师每学期签订师德承诺书,写自查报告,严禁教师体罚、打骂、讽刺学生,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办辅导班,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内外兼修提能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果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对此,该县一方面通过培训练内功,制订了“外出培训——县级培训            ——校级培训”三级培训体系,通过“名师大篷车”、“教育大讲堂”、“校长论坛”、“社团教师提升计划”等形式累计培训校长教师8940人次;扎实开展榆林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师六项技能大练兵活动,并将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另一方面,通过“惠师”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落实国家教师基本工资提高10%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列支人均高中教师6200元、初中小学教师3600元、幼儿园3500元的绩效量化补贴;提高班主任津贴,高中每人每月500元,初中每人每月400元,小学、幼儿园每人每月300元;农村教师增加每人每年2000元交通补贴;米脂县首席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每人每学年安排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教科研经费。目前,全县已组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工作站21个,各站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推选出省级教学能手16人、市级教学能手18人、县级教学能手121人。
抓住内涵提质量               “优质教育绝不单单是修几座漂亮的大楼那么简单,当硬件设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后,教育的品质就更多地取决于学校的内涵发展了。”米脂县教育局局长李富民说,“要着重抓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和社团活动等,全力办有品质、有内涵、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有品位的校园。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讲“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近年来,米脂县定期组织“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活动,积极开展“晨诵午写”、“家校阅读”、“好书漂流”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将陕北民歌、秧歌、腰鼓、剪纸等纳入音乐、美术、体育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努力传承和普及地方的非物质文化,在充分调研论证、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确定办学精神、提炼校园文化主题,全力建设校园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活动四种文化。             育有素养的学生。为了加强学生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素养,米脂县以“八大习惯”(文明礼仪习惯、自主学习习惯、阅读思考习惯、勤于写作习惯、强身健体习惯、讲究卫生习惯、热爱劳动习惯、勤俭朴素习惯)作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制定了《米脂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的通知》,将“八大习惯”作为学校常态工作,渗透到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定期组织家长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召开专题研讨会。教育部门经常与工会、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习惯养成具有导向性、针对性、典型性的征文、演讲、朗诵、书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合力提升学生素质,育有素养的学生。             办有活力的社团。为了促进学生多元、全面成长,米脂县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目前,全县已举办社团指导教师培训班2期,培训社团指导教师931人。各学校按照“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总体部署,在创办音乐、美术、舞蹈、阅读、写作、科技创作等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的同时,力争根据自身实际创办不少于5个特色社团,全县各中小学校共成立572个学生社团。                几分耕耘,几份收获。“十二五”期间,米脂县众志成城办好教育的艰辛付出,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米脂县教育局获得“榆林市校本研修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十二五”即将结束之际,米脂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已经科学规划出“十三五”教育发展新蓝图。欣欣向荣的教育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新的起点上,米脂县两千多名教育人爱岗敬业,呕心沥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正在抒写着壮美的兴教篇章。 (信息采集: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