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教育局三项措施稳定农村山区教师队伍

07.04.2015  17:33
            近日,宝鸡市教育局出台三项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师资配置均衡,杜绝“掐尖”山区农村优秀师资。             一是待遇留人,落实生活补贴政策。 认真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明确政策实施的时间、范围和原则,细化实施办法,重申实施要求。夯实县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主体责任,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为连片特困县千阳、陇县、麟游、太白、扶风义务教育阶段在编在岗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将待遇留人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从严管理,规范教师流动。 与市人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山区农村教师队伍规范教师调配工作的通知》,对稳定农村学校的教学骨干队伍,杜绝城区学校“掐尖”山区优秀师资现象进行规范。严格教师流动审批管理,市级(含)以上教学能手、新秀等教学骨干跨省市、跨县区调动须经调出校同意,并经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对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离岗,到其他学校或单位工作的,除取消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或特级教师等称号外,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严禁任何学校以高薪或其他优惠条件私自招聘其他学校特别是山区农村学校的在编教师,严禁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城四区(金台、渭滨、高新、陈仓)以公开选调、公开招教、招聘等形式,“掐尖”山区优秀师资。             三是政策引导,设定服务年限。 发挥职称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优秀师资向山区农村学校有序流动,明确山区及农村学校教师在同等条件下职称评审优先,设定最低服务期制度,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在晋升中级、高级职称后,原则上应在原校教学一线工作不少于3年。山区及农村学校“三级三类”教学骨干最低服务期,由各县区结合实际自行确定。(文/范增琦)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