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教育系统采取六项举措真抓实干力促脱贫攻坚工作

28.04.2016  19:32
            为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包抓工程,认真贯彻市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今年以来,彬县教育系统遵循“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以彬县脱贫群众培训学校为基地,扎实落实六项举措,教育精准脱贫工作组织严密有序,措施推进有力。             ——抓教育教学设施配备。 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逐步为农村薄弱学校配足配齐教学设施和设备。二是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力争使全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             ——抓薄弱学校师资补充。 该县教育局抓紧做好2016年教师招聘计划的协调和申报,计划招聘一批体育、音乐、美术等短缺学科教师和幼儿教师。今年起,逐年加大招聘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短缺和师资力量紧缺问题。同时,该局制定并实施《彬县城区教师支持薄弱学校发展办法》,大力开展送教下乡和交流互动活动,促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 切实落实中省市关于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贫困户子女就学信息库,统筹安排,优先向贫困户发放教育资助金,优先向贫困户子女大学生发放生源地贷款,确保全县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实现教育脱贫。             ——实施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该县教育局制定《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在抓好千名教师包扶千名留守儿童工作的基础上,年内重点完成391名教师包扶406名贫困留守儿童工作任务。             ——落实“一对一”扶贫任务。 该县教育局安排教育系统3211名教职员工对全县3211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确保帮扶对象在计划时限内真正实现脱贫。             ——抓薄弱学校改造工程。 2016年,为水口镇大车小学等贫困镇村的小学硬化操场和校园,为北极镇文家坡小学新建宿舍楼一幢,全面完成各项校建任务,促进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