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涛:数字科技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13.03.2023  17:57

  力争2030年前实现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双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今年全国两会上,“节能降碳”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今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我国的能源禀赋是煤多油少气少,决定了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以煤炭作为主力能源的格局不会改变。目前在我国电力供应中,煤炭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8%。由于煤炭是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得国家在保供和“双碳”目标之间形成一个矛盾。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同时,如何实现能源的持续生产和供应,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110亿吨,其中热电产业排放量约占42%,下游的工业生产排放量接近37%,这两个行业加起来超过80%。要想实现碳达峰,这两个行业整体朝更高效方向发展就成为一个必须的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能源战略提出清晰的方向性指示:一是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二是要立足我国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禀赋,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三是要积极研究和推广节能降碳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能源产业,实现数字节能降碳成为关键。从能源发展的角度来看,2020年我国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占能源供应量的85%,希望到2030年降到75%左右,到2060年碳中和的时代,实现只有15%的化石能源使用量,80%是绿色能源。要实现这一进程,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完成。

  

  目前在全球范围,节能降碳主要有四条路径:一是发展绿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能够降低25%的碳排放量。二是利用节能降碳技术赋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这种方式能够降低25%左右的碳排放量。三是(再)电气化,能够带来20%的降碳指标。四是氢能和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的应用,可产生约30%的降碳能力。传统的节能降耗多以通过设备改造、材料升级等方法实现,近几十年来,传统节能降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也陷入了改进潜力不足的瓶颈。

  当今世界,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引发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2011年美国推出“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希望用大数据、互联网推动工业再造;德国2012年提出“工业4.0”理念;我国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数字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大数据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作为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大数据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数字能源是数字中国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能源产业已经由早期以煤电占绝对优势转向以煤炭能源为基础、多能互补、智慧供能的综合能源产业形态。

  目前,煤电、储能、绿能三者之间协同性不强,绿能上网电量占比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煤电与绿能、储能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机的结合和精准的协同联控。在这个产业生态里,要实现整体能源供应更高效、更绿色、更安全,必须要建立数字能源智能控制体系。其中,煤电因其可控性强成为数字能源的调控核心。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赋能燃煤热电生产过程,精准调控生产控制参数,实现热电生产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已成为我国燃煤热电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全应科技聚焦热电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热电生产全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精准调控生产工艺参数,实现热电生产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全应科技已经在全国13个省区市为超过50家客户提供热电智能化服务。实践表明,工业互联网数字科技能够推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清洁智能的重大价值,为我国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作出贡献。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