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参与合作发表基于FAST数据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

24.07.2019  16:02

  2017年,贵州省科技厅依托贵州师范大学建设“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利用FAST等大科学设备观测数据开展科学研究。近日,该实验室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基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对脉冲星的观测数据,通过系统分析,对经典的“旋转木马”脉冲星辐射模型提出了挑战。该研究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新疆天文台、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和贵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杂志》。这是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
  观测研究脉冲星的辐射特性,有助于人们理解脉冲星的辐射机制和辐射过程。迄今为止,FAST已发现超过60颗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并发现他们具有脉冲消零、子脉冲漂移、模式变化等辐射现象。科研人员利用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的64米射电望远镜认证观测了FAST科学团队发现的编号为J1926-0652的脉冲星。经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家George Hobbs、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支启军教授等国际合作团队人员的研究,展现并分析了这颗脉冲星的复杂辐射现象,尤其是发现其消零前最后一个脉冲的行为系统偏离了平均轮廓,这对 “旋转木马”等经典辐射模型提出了挑战。
  FAST单脉冲模式观测到的PSR J1926-0652脉冲星爆发期间相位漂移及短时标消零现象,模型拟合可以复现PSR J1926-0652相位漂移的基本规律。
  目前,“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正在积极利用FAST观测数据,联合国内外其他大科学设备的观测数据,开展观测发现新辐射现象的相关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中1项联合重点项目),发表SCI文章20余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