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普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 陕西进行动员培训

28.03.2016  09:52

3月26日上午,陕西省文化厅召开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旨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准确掌握陕西戏曲剧种分布情况,建立戏曲剧种登录备案机制,以实现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各地方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更好地促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在动员暨培训会上,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唐利如表示,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是对当前地方戏曲剧种生存现状的一次全面调研和摸底,要充分认识此次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参与普查;要严格遵照文化部下发的普查报表制度开展普查,按照文化部制定的普查标准进行信息填报、数据录入。全省各地市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国有戏曲演出院团、教育培训机构、艺术创作研究机构,应把这项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确保普查工作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同时,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珊就普查工作规程、普查填表说明、普查报表制度等作了详细解读。(高岗)

延伸阅读:

2015年7月,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宣布2015年至2017年,文化部拟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是我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戏曲剧种,包括皮影戏、木偶戏等不同戏曲样式。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是:剧种名称、声腔、艺术渊源、形成时间、流行区域、剧目、音乐、表演艺术、舞台美术、主要演出团体、人才培养机构、报刊专著、代表人物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普查工作分为工作准备、动员培训、信息采集和验收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时间从2015年8月开始,2017年6月结束。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