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获国省级科研项目立项服务地方

18.06.2015  17:27
            近期,西安文理学院获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立项,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服务地方。             ——该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段小虎、人文学院李小成获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近日,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网站获悉,该院教师段小虎、李小成申报的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准立项。             段小虎申报的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本服务均等目标下西部贫困县公共图书馆财政保障研究》获准年度一般项目立项。项目可为西部贫困县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制订理论合理、制度可行、运行可靠的财政保障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测算工具和可检验的数据支持,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李小成申报的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融经学佚著整理研究与阐释》获准西部项目立项。该项目的特色是以清代朴学为治学之榜样,立足文献,实事求是,辑佚整理,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辑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马融经学的注本,并附有校勘记及其考释性文章。研究尽量贴近马融古文经学的“通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的特点,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阐述简单明了、思想犀利的学术观点。             ——该院14项成果获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近日,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揭晓,该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获奖成果取得可喜成绩,申报的32项研究成果中共有14项名列其中,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获奖成果数量和获奖层次均创历史新高。该院人文学院刘惠丽博士的论文《“仁义”传统与铁凝小说》获一等奖,实现该院在该奖项一等奖“零”的突破。             按照《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经过各高校组织推荐、专家评选、面向社会公示和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本次共有38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2项、二等奖137项、三等奖193项。该院14项获奖成果中著作类获奖5项,论文类获奖7项,研究报告类获奖2项,获奖成果的质量有很大提升,获奖率也增长了4.1%。             至此,2015年以来,该院科研成果已获地市厅局级奖励17项,包括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其中获地市厅局级二等奖以上的奖励已达6项。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