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积极探索建筑产业化发展 助力行业转型

03.02.2016  17:52
  “十二五”以来,国家围绕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安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试验区,应积极助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住宅品质和性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建筑产业化的建筑形式对于新区集成创新、绿色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陕西省建筑产业化发展状况   (一)发展目标   2014年6月,省住建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初步确立了陕西省建筑产业化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方向。《意见》提出2014至2020年陕西省要建设3-5家大型预制构部件生产企业,发展5-10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创建2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培育1个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要求力争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省预制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年度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0万、100万、150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15%以上。   (二)发展现状   陕西省建筑产业化工作起步于“十二五”初期,主要以西安凝远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重点生产发展地铁盾构砼管片等市政设施构件。目前为止,全省建筑产业化生产企业共有4家(详见表1),共计年产量约为70万平方米,可装配约300万平米建筑面积。截止目前,全省采用建筑产业化方式的在建项目2个,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其中西安万科燕园项目,依托项目现场配套的预制构件场,预制率约为15%,结构施工进度6天/层(传统现浇方式约10天)。西安兴盛家园项目采用西安建构实业有限公司工厂化制作,应用了5类预制PC构件,装配率约为53%,施工进度7天/层。   (三)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由西安建工集团、西安建筑科大主编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已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中建西北建筑设计院、西安建筑科大、长安大学、陕西建工集团等行业主要研究力量,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体系、设计、生产、施工、结构、检测、建筑资源可再循环利用及产品适用性研究等关键环节,确定7个课题开展全产业链的科技攻关。   (四)政策支持   省住建厅在《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大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力度: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的,在立项和招投标方案审批时明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要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全额返还;对预制率达到25%且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设项目,省级绿色建筑奖励补助资金提高50%等。         二、西咸新区建筑产业化现状   (一)总体情况   新区范围内现有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3个(见表1),都位于秦汉新城,分别是陕西建工集团建筑产业化基地、陕西中天建筑产业化基地、西咸新区凝远水泥制品公司,占全省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数量的3/4,年产量占全省的70%。在建实施建筑产业化房建项目(钢结构)1个。2015年,新区根据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度省级建筑节能引导专项资金项目通知》(陕建发〔2015〕177号)等文件要求,已组织西咸新区能源金融大厦建筑产业化项目、陕西中天建筑产业化基地项目申报省级补助资金。   (二)生产企业情况   1、陕西建工集团建筑产业化基地   项目选址位于秦汉新城周陵新兴产业园内,总占地554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约233亩,二期用地约321亩。总投资约 13 亿元,主要建设工业化建筑PC预制构件生产线10条、建筑安装工程等相关辅助配套设施;建设周期为 36个月;其中一期建设规模:规划总建筑面6.4万平方米,建设年产20余万立方米(生产线6条)的建筑产业化PC预制工厂,可满足100万平米的建筑面积要求。项目计划投资5.5亿元,已投资1.2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平均利润1亿元,年平均上缴税金3640万元。该项目已于2015年年底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今年10月正式投产,2017年6月全面完成办公楼、研发楼等建设。   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内、外墙板、叠合板、楼梯、阳台板、框架柱、叠合梁、异性构件、地铁管片、sp板,最高预制率可达40%左右。陕建投资集团已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西安万科、沈阳卫德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三一重工集团等多家企事业、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12月,又与多家单位联合申报并立三项有关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科研课题,分别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研究及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组织及安装关键技术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陕西中天建筑产业化基地 项目选址位于秦汉新城周陵新型产业园内,计划建设投资4亿元,规划用地 154.29亩,主要由PC厂房、构件堆场、办公楼、生活楼及配套设施组成,总建筑面积45712㎡。PC工厂建成后可生产各类预制构件(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梁柱等预制构件),构件年产能可达20万立方米以上,可满足100万平方米的建筑产业化需求。目前,该项目已建成综合流水线、固定生产线,具备投产条件。   3、西咸新区凝远水泥制品公司   凝远公司项目选址位于秦汉新城渭城新兴产业园区内,占地326亩。项目于2012年8月正式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年产30万立方米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生产线一条,年产1.2亿块标准灰砂砖生产线一条;完成年产15000环地铁盾构管片生产线一条,年产150万米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生产线三条、100万平米住宅产业化预制装配式构件生产线两条,其中一条建筑产业化生产线已于2014年年底建成,至今未投产,另外一条正在深化设计,预计2017年投产。   三、建筑产业化相关内容研究   (一)增量成本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要用预制构件装配而成,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尽管预制构件的安装可以免除搭设脚手架,但装配式结构的建造成本还是高于后者。由于陕西处于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初期,设计和施工经验不足、建造规模小,建筑产业化的建造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在建两个项目的维修成本、能耗成本和环境成本的节约效益短时间尚无法比较。建筑产业化增量成本参照国内各类产业化体系的增量成本,单栋建造成本较传统现浇体系每平方米增加200-500元。   以万科某产业化项目为例,共两栋35层住宅楼,其中标准层33层,标准层层高2.8m,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一栋采用工业化结构体系,预制结构主要包括预制剪力墙、预制阳台叠合版、预制楼梯及预制花池;另一栋采用传统现浇体系。成本比较见表2。         (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种类   预制混凝土构件产品种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构件如市政检查井、地沟盖板,建筑构件类如墙、柱、梁、楼板、阳台板、楼梯等,景观类构件如围墙、步道砖、路边石,其他构件如预制符合(装饰、保温)挂板、预制清水看台、预制景观构件(护栏、灯杆、座椅)等。预制混凝土除了应用在建筑工程外,市政工程、景观工程都可以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三)与传统建筑相比优缺点   推行建筑产业化优点很多,一是节省资源。与传统建造方式比较,建筑产业化可节水60%、节省木材80%、节省其他材料20%、减少垃圾80%、减少能耗70%。二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品质。建筑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可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大量运用,大大提升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同时可带动设计、建材、装饰等40多个关联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三是集约增效。建筑产业化促进建设标准规范化、流程系统化、技术集成化、部品工业化以及建造集约化,能减少用工50%、缩短工期35%-60%,可显著降低用工需求的特点。四是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阶段,发展建筑产业化也有一些缺点,一是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住宅建筑体系大多数局限于结构形式或施工技术,没有从建筑整体出发,进行成套技术开发。标准设计文件、住宅部件产品标准还很不健全和规范。二是部件产品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部件产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部品、材料及配套产品品种少。三是我国建筑产业化水平整体科技含量偏低。节能、节电、节水等先进环保技术还不能有效地得以推广,新材料、新部品的优越性尚不能充分发挥。   (四)现有标准体系   2015年2月,住建部印发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提出了建筑产业化标准设计体系的总框架,内容涵盖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指导、通用预制构件及连接节点详图等,首次形成了全国通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住宅结构体系和首套全国通用住宅系列预制构件,可以全方位指导设计、施工和构件生产,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14年5月由省住建厅和质监局联合发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填补了陕西建筑产业化相关建设标准的空白。   四、西咸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在宏观经济放缓的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皆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无论是全国还是陕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幅度更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投资增长的支撑能力明显下降,没有发挥房地产业“保增长”的积极作用。全省房地产市场从房屋施工面积、开工竣工面积等指标来看,总体呈回落之势,释放房地产投资积极性受挫的信号。   (一)新区2015年前三季度房地产运行情况   1、总体情况。2015年1-9月,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小幅增长,新增房源增加,销售总量有所下降。新区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68.48亿元,同比增长14%;累计施工面积6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其中新开工面积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竣工面积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   2、新区商品房销售情况。截止目前除沣东新城外,新区项目住宅累计销售6.96 万m2,均价4682 元/m2;商业累计销售5.07万m2,均价7655 元/m2(精装房和别墅类中高端住宅项目占比大)。   3、新区商品房待销售量。截止目前除沣东新城外,新区项目已经拿到预售许可的商品房(商业)待售面积约35.84万㎡;已经拿到预售许可的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49.87万㎡。   (二)新区房建项目总量分析   2011年至2015年9月,新区房建项目累计约1764.14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553.25万平方米,占房建总量的31.4%;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厂房)375.11万平方米,占房建总量的21.2%;保障房835.78万平方米,占房建总量的47.4%。以上说明,新区近一半的房建项目为保障房项目。         各新城建设进度不均衡,其中新区一半的房建项目分布在沣东新城和沣西新城,其中沣东新城房建项目最多,占西咸总量的33%,沣西新城次之,占西咸总量的22%,其他新城发展相对缓慢,空港新城和泾河新城基本保持同速发展。         据表3、4可知,西安市占有陕西约三分之二的房地产市场,其累计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及销售情况均占比全省的60%-70%,这与西安房地产投资情况占全省投资额比例基本符合(见表3),但其待售量仅占全省的38.9%。咸阳市开工量占比3.7%,竣工面积占比6.6%,待售量占比2.2%。西安、咸阳房地产市场发展市场较均衡。而西咸新区累计施工面积仅占全省的0.3%,但待售面积占全省的14.3%,新区房地产市场明显回落,库存量明显较多。         新区2012-2015年保障房建设速度基本平稳,根据各新城上报项目册统计,预计2016年新区保障房建设量为250.38万平米,保障房建设继续保持稳步发展。   (三)新区2016年房建项目建筑面积预测   由以上分析可得,新区每年的保障房开工面积相对稳定,商品房受全国和全省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影响,房建项目较少,2015年新区商品房虽有小幅增长,但新开工量仅约80万平米。依据陕西省2015年度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结合新区近几年房地产投资情况、新开工面积情况及保障房年度任务情况,由于新区商品房占比较小,以2015年商品房开工情况为基准,粗略估计2016商品房增长率为-10%--20%,可估算2016年商品房约70-100万平米之间,保障房按照250.38万平米计算,2016年新区房建项目开工总面积约320-350万平方米。   五、新区发展建筑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陕西省推进建筑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新区缺乏政策引导和技术性支持,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各界认识有待提高   首先,社会各界包括住建领域的专业人士普遍对建筑产业化概念与范畴认识不清。其次,新区住建领域的企业对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前瞻性和机遇意识不足,推进建筑产业化的积极性不高。   (二)体系框架尚需健全完善   政策体系框架。首先,在省级层面缺乏统一的建筑产业化发展规划,相关发展政策、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和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其次,现行建设领域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机制,不适应甚至会阻碍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急需革故鼎新;再则,现有建筑产业化政策以激励引导为主,缺乏强制性,由于实质性政策优惠激励力度不够大,相关配套落实措施又不到位,严重抑制了企业推进建筑产业化的积极性。   标准体系框架。首先,目前建筑产业化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数不够完善、系统性不强;其次,陕西地方标准基本空白,无法有效指导建设项目应用建筑产业化产品。再则,现有标准多集中于设计、施工等技术保障方面,亟需完善项目的过程监督、质量验收等质量控制体系。   (三)成品住房总体进展不快   西咸新区商品住房发展总体进展不快,商品住房在新建房建项目中的占比不大,就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各新城发展不均的特点,这与各新城地理条件、产业定位呈正相关。此外,受全国和全省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开发商品住房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二是新区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健全,房产证发放及网签问题还未解决,严重影响房地产的销售市场。   六、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完善体系框架   根据中、省有关落实建筑产业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制定出台推进西咸新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建筑产业化工作体系,建立两级管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关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落实各部门职责与任务,在管委会层研究探索将保障性住房实施建筑产业化要求纳入保障性住房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为新区发展建筑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创建省级建筑产业化试点示范   新区应积极响应省住建厅《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率先在保障房中实施建筑产业化建设模式,逐步创建省级试点示范,争取省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等多渠道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从2016年起,要求各新城保障房建设按照不低于10%的建筑面积比例,预制率不低于15%的要求设计、施工,鼓励、引导商品房开发企业运用产业化产品。在初步成果基础上,逐年增加建筑面积比例、预制率和装配率,将商品房的鼓励性政策转变为强制性要求,全面铺开新区建筑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与集成   依托陕西建工集团、陕西中天建筑集团,及西安建大、长安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实力,研究建筑产业化相关课题,重点解决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行业发展共性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建筑产业化技术集群,不断完善建筑产业技术产品研发、部品构件材料生产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应用推广、产业资源集中集聚的发展环境和配套条件。加强各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人员培训,广泛开展建筑产业化技术交流,培养具有建筑产业化设计、生产、装配施工、经营管理服务等相关知识的专门技术人才。   (四)政策及资金支持   根据中、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新区实际,新区可实行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如下:   1、开发建设单位采用建筑产业化的房地产项目,在办理规划审批时,其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的3%)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核算。   2、采用建筑的开发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各新城财政予以全额返还。   3、对于装配率达到25%且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设项目,优先组织申报省级绿色建筑奖励补助资金。   4、现代建筑产业化墙材生产企业优先列入新区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示范项目,优先享受省级资金奖励补助政策。   5、对新区保障房类建筑产业化项目予以一定程度(比如50元/平米)财政补贴,新区和新城财政各出50%。(雷鸣豪 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局长)                 责任编辑/姜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