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银行学校适应新常态下职教发展方向打造学习型校园

23.03.2015  23:01
            近期,陕西银行学校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上下一心合力打造学习型校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自2014年以来,该校校长邓韬在开学典礼、升国旗仪式等活动上经常倡导全校师生要崇尚科学、崇尚学习,号召大家要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和一种精神追求,并以这种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他特别强调,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打造学习型校园,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             ——立足校情,创新思路。 创建学习型校园,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面对职业学校自身校情,更是需要学校自上而下的统一行动来完成。 一是 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者,是使师生员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更是学习型校园建设的先导和表率。学校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由一名党委委员主持,指定一名党委成员发言,主要学习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央领导重要论述以及重要文件精神等。通过学习,深入研讨并完善学校制度、体制的思路和措施,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崇尚学习的长效机制,推动领导班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二是 打造学习型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加强学习,既是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养成良好作风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学校每年组织召开1—2次中层干部培训会议,比如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寒假期间,学校邀请专家为中层干部举办了一场“公文写作与处理”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提高中层干部的公文处理能力。 三是 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实施以“青蓝工程”为代表的师资培养八大工程,将老教师的高超教学技艺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给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围绕“业务技能”和“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等主题为教职工举办多场知识讲座,比如近期邀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张学政作《论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专题讲座;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王淑兰教授作《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邀请西安市中医医院刘文江主任作健康知识讲座;举办同方知网CNKI知识讲座;利用假期时间为辅导员作业务培训等,这一系列讲座的举办,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学习的兴趣。             ——完善制度,打造平台。 创建学习型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上下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 一是 学校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出台了《陕西银行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陕西银行学校党支部学习制度》《陕西银行学校关于加强教职工能力建设的意见》《陕西银行学校教职工培训进修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创建学习型校园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另外,开展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以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比等活动,鼓励广大教师发表教科研成果,并将评比结果和成果与绩效考评体系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勤于学习、改进自我的积极性,促使教职工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是 学校努力打造学习平台,为教职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创建《我的故事》系列教职工自传题材的书籍,激励广大教职工踊跃投稿,勇于创作,书写自我。此外,充分利用每月组织一次的党支部学习平台,联系工作实际,深入讨论、学习,同样也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学习型校园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