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取得新突破——《中医药——天麻药材》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02.04.2019  02:50

  2019年3月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由昆明理工大学牵头制定的ISO 22212:2019《中医药——天麻药材》国际标准。这是云南省继制定《中医药——三七种子种苗》《中医药——三七药材》国际标准之后,在国际标准研究制定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云南省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近年来,在省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云南省先后制订了天麻的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为天麻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与要求严格的国际标准规范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学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实验站、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崔秀明团队牵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天麻国际标准的申请,通过国家评审,获得推荐到国际标准组织答辩机会。2017年3月,标准草案经ISO/TC249大会答辩,获ISO批准立项。在云南省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昆明理工大学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黄璐琦院士团队、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通过2年多努力,历经多次答辩、反复修改及多次成员国投票,最终得以在2019年3月9日发布实施、出版发行,比ISO规定的标准制定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
  《中医药——天麻药材》国际标准严格按照ISO国际标准编制规则开展编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种源、范围、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与我国现行药典标准相比,除规定了必要的含量检测标准外,还根据国际市场要求,合理规定了部分农药和重金属控制指标。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确立云南天麻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打造昭通天麻品牌,推动天麻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将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对消除天麻国际贸易壁垒,推动云南天麻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升云南天麻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天麻国际市场消费,促进云南绿色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