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玮峰主任接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采访

11.03.2015  18:11

 

  3月7日,陕西省代表方玮峰在全团会审议时提出的关于将包头至海口西部高铁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引起央视新闻频道的关注和采访。

  方玮峰介绍说,我省于2014年年底,会同内蒙古、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省份以及铁一院,在西安召开了第一次西部高速铁路通道项目前期座谈会。经初步研究论证,拟提出建设包头至海口高铁大通道,线路北起内蒙古包头,南经陕、鄂、湘、桂、粤,终点为海南海口,全长约30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估算投资4200亿元。

  首先这将构筑起一条承载国家战略的大通道。该项目连通贯穿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广袤腹地,无疑是一项实现海陆互动、南北融合、东西贯通的“金纽带”工程,对于完善国家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带动沿线区域开发和城镇化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将构筑起我国地理版图中间地带的“高铁脊梁骨”。此前规划的“四纵”高铁通道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修建包海高铁通道,则在我国版图中间地带形成新的铁路大动脉,自北向南可与国家“四横”高铁网徐兰、沪汉蓉、沪昆、贵广高铁衔接,将成为京广高铁以西的第五条纵线,必将助推内陆地区迈向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第三,将构筑起一条新的南北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廊道。该通道直接涉及的8省区国土面积、人口、旅游人数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7%、26%、32%和25%左右,串珠式连接了呼包鄂榆、关中、成渝、长株潭、北部湾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直接带动了包头、延安、西安、张家界、武陵源、凤凰古城、古蔺等旅游、文化和风景名胜区,对于增强各大城市群、经济圈互动交流,对于促进沿线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扩大群众就业创业极为重要。

  (摘自3月8日《陕西日报》记者 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