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景区设立中医馆 社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

24.04.2015  02:15
核心提示: 昨天,记者在全省中医药工作会上听到许多新鲜词汇--旅游景区设立中医药体验区、社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创建农村特色专病专科、中医药文化进课堂……我省古老的中医药事业正焕发青春,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昨天,记者在全省中医药工作会上听到许多新鲜词汇--旅游景区设立中医药体验区、社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创建农村特色专病专科、中医药文化进课堂……我省古老的中医药事业正焕发青春,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社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

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要设立康复科、治未病科,有条件的要设立老年病科,开设不低于5%的老年病房,广泛开展中医药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大力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鼓励各县级中医医院将闲置资源向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进行转型试点。二级中医院在养老院、老年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社区设立中医药服务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

在旅游景区设立中医馆

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铜川市和 西安 市临潼区、黄陵县、华阴、扶风等市县(区),要在旅游景区设立中医馆、体验区等与旅游相结合的试点,发挥 陕西 旅游大省和中医药发祥地的优势,让人们在休闲旅游中享受中医药服务;中药材资源丰富的秦巴地区各市县,要积极开展中药资源、中药药膳等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中医药深度旅游试点。

创建农村特色专病专科

强化中医医疗质量建设,各市要选择1所条件较好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中医妇科、儿科,探索“治未病”在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广泛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省中医医院要利用学科专科优势,力争进入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市级中医医院要积极培育、创建国家重点学科专科,争取更多的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争创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县级中医医院要建有3个以上的农村特色专科专病,形成当地特色鲜明的科室,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要达到总服务量的30%。让“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更可及、更便捷。

鼓励社会资本兴办中医机构

今年,我省将制定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各地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兴办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和康复养老机构,开展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试点,积极探索在预防慢性病、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项目。

年底100%社区设置中医科

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各级中医医院要组织开展2-3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继续做好名老中医(中医专家)基层义诊巡诊和查房活动,推动中医药下基层、进社区、到家庭。2015 年的目标是确保年底实现95%的乡镇卫生院和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范的中医科、中药房,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诊室,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群众在家门即可享受到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本报记者 张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