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3年 1200多户受益

06.08.2015  23:41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今年8月3日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三周年。说起无障碍设施大家并不陌生,如盲道、坡道、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机动车停车位等,这些无障碍设施,不论是对残障人士还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都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的孙大爷今年82了,孙子鲁鲁患有疾病,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孙大爷就肩负起了照顾孙子的全部重任。每天早上他都会用轮椅推着鲁鲁出去散步,尽管上了年纪,但是家里楼外的无障碍设施给孙大爷帮了大忙。

    孙大爷:(鲁鲁)小的时候我一个手就把他提到自行车上了,我一个手抱着他一个手推着车,带着他玩儿一圈,长到十七八岁以后我扶他就有点吃力了,我都已经八十多岁了,(现在)上下非常方便了,过去都得两个人抬着(轮椅)现在一推就推上来了。

    鲁鲁今年19岁了,由于患有疾病,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孙大爷家虽然不大,但是以前鲁鲁想要在家里活动非常困难,去年10月份新城区残联走进了孙大爷家,免费安装了扶手护栏等无障碍设施,从此,这些无障碍设施就成了爷孙两的好帮手。

    西安市新城区残联业务科科长孟广萍:我看了以后这个东西已经松动了,完了我让厂家重新过来给你维修,咱从底下直接打上来做成那种立柱的扶手。

    孙爷爷:好,谢谢了。

    西安市新城区残联业务科科长孟广萍:没事没事。

    像孙大爷家一样享受到无障碍设施带来便利的家庭还有很多。楼梯口的坡道和走廊里的护栏,对整栋楼上的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成了离不开的设施。

    小区居民:它的好处就是这个对老年人都好,为啥呢?因为上这个台阶他腿疼呀,走不动呀,他就直接可以走这个坡道上去,再一个这个上了年纪的人可以扶着扒着走,对人来说还是稳一点。

    记者从西安市残联了解到,西安市建委、扶贫和老龄委等部门从2008年开始就陆续在西安市多个城区开展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工作,残联的主要工作就包括无障碍设施入户改造,楼梯前的坡道,楼道内的扶手和残疾人家中的低位橱柜等都是改造的重点,七年时间里,西安市残联已经将无障碍设施送到了全市各区县1600多户残疾人家中。

    西安市新城区残联业务科科长孟广萍:我们的无障碍改造是从2008年开始的,一开始我们是给残疾人配备一些轮椅、助听器等方便出行的器具,从2010年起请我们开始提标扩面,通过修建坡道、低位橱柜,包括座便器改造等改善残疾人的居家环境,从今年起我们(新城区)计划对53户家庭进行改造,可能在八月底这个工作就可以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