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经典,不要乱碰

17.03.2016  09:53

  中国美猴王六小龄童接受访问,严正警告:中国的文学经典,到了我们这一代,只有传承的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是:《西游记》到了这一代的影视编剧手上,不管什么天皇巨星、如何大哥大帝,你只能老老实实沿着原著的框框,恭恭敬敬地照着做,不要梦想“与时俱进”地“寻求突破”,胡编乱改,因为这一代的人,没有吴承恩五百年前的才情,一切不知天高地厚的“改编”,必沦为庸俗的恶搞。

  《西游记》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主角孙悟空。演孙悟空这个角色,需要独一无二的艺术修养。正如张大千画猿猴,贴身观察猿猴动静,在自家后院圈养一笼猴子。不跟猴子一起生活上个三五七载,不敢挥毫下笔。

  演孙悟空,没有捷径。不可以为了所谓年轻人的偶像效应,找一个帅哥大明星,票房效应,脸上挂几条猴子毛,就做得了主角。孙悟空的功夫,不是北派的筋斗杂耍,也不属南派的咏春洪拳。自成一家套路。所以六小龄童说:如果真的热爱文化,就要一步一脚印地经营,不要妄想僭建、装修,以为是“改建”。

  改编经典,要有很高很高的才情。英国的福尔摩斯小说,严格来说,不算经典,但编剧嘉蒂思很有才情,在原有的土壤上加上21世纪的枝叶。英国观众的要求高,英国过了关,新的福尔摩斯系列,才可以推向世界。

  六小龄童用半生先演活了孙悟空,然后走红,不是先演其他而走红,再演孙悟空,他告诉你:演别的角色有捷径,演孙悟空没有捷径;别的小说你可以乱七八糟的改,但中国传统的经典,像《红楼梦》和《西游记》这一级,你不要碰。身为中国人,你的职责是老老实实将经典保存下来,不要吱吱喳喳。乱出馊主意,以为很有“创意”。因为你这一代,根本不行。

  像清朝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各有绝活:康熙古拙郁苍,雍正淡雅柔婉,乾隆则华褥丰姿。土豪收购,得了一件,不懂得欣赏,他家里那个读国际学校的八岁女儿,随时手痒痒,在上面加一个Hello Kitty的胶贴纸。(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