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早期肿瘤诊断成像技术获重大突破

13.01.2016  15:41

2016年1月7日《陕西日报》第二版

      本报讯(记者 吕扬)日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田捷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光学——核素多模融合放射性药物激发荧光成像技术”,并在超高灵敏度医学成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此项技术已在无创伤探测早期微小肿瘤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针对医学成像技术在早期微小肿瘤检测上灵敏度不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田捷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项目支持下,深入对比研究了传统成像技术中探测灵敏度高的核素PET成像和光学成像这两种模态的物理成像原理和关键成像技术,提出将两种成像方式在成像原理上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型成像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和新型成像设备,田捷教授团队在完成理论创新和动物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先后在国内九家医院,针对肝癌、乳腺癌、胃癌和肺癌患者开展了初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研究工作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武警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第四军医大学共同完成。团队已经获得了2项美国发明专利,3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45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受理,为我国新一代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发展奠定了核心知识产权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第7期简报对此做了专门报道。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