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一特大处滑坡点反复治理11年 至今仍未解决

27.11.2016  13:04

杨才明观察屋内下水道,他家一楼地面一到雨天就会进水。

   核心提示

  旬阳县三位自然人联合治理滑坡准备建屋,结果导致该滑坡区在治理过程中不断出现滑坡垮塌,并危及到了周围住户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但对于该滑坡点的治理,旬阳县职能部门与三位建房户展开了长达6年的拉锯扯皮。时至11年后的今天,这一特大滑坡区的治理,仍未画上句号。

   私人治滑坡诱发大滑坡

  危险在2005年1月15日就出现了端倪。

  位于安康市旬阳县商贸街边的城关镇水磨湾居民发现,原城关镇财税所住址上的施工工地依然异常繁忙,只是前一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坡地开挖,变成了场区内积土的清运。因为这里刚刚发生了山体滑坡。

  2002年年底,水磨湾的居民迎来了他们的新邻居。旬阳县公安局民警王某与县工商银行职工李某以1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原城关镇财税所的一栋旧宿办楼,又以每平米80元的价格购买了楼房脚下520平方米的地皮。接着再以该区域是滑坡易发区,需要进行滑坡治理为由,征得县国土局和县政府同意后,将原城关镇财税所865.15平方米地皮全部握在掌中。

  因毗邻过境的316国道,该地段交通畅达,商贸繁荣。依山而居的周边居民随后获悉,在2004年10月4日,王、李两人出地皮,旬阳本地农民高某以现金和建设施工为出资方式,双方签订了联合建设协议。他们的施工步骤为:除房前振旬公路控制红线内用地172平方米之外,房后173.15平方米用地用于治理修建抗滑挡护墙,其余作为新建住宅用地,新盖七层楼房。

  2004年9月15日,安康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对三人拟建房屋宅基地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后指出:由于坡面上部堆积着松散的碎石土,一旦开挖边坡,破坏了平衡条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挡护措施,在久雨或暴雨作用下,必然会引发边坡土体滑塌,对建筑物及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同年11月25日旬阳县城建局为其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04年12月开始动工就在那开挖,我们都知道人家是在政府部门办过手续的。”水磨湾居民告诉记者,直到半年后再一次发生大滑坡,他们才知晓年初已经在施工中出现山体滑坡的真相。

   滥挖半年多无监管

  2005年6月20日,旬阳县城下起了瓢泼大雨,水磨湾的居民突然接到辖区下菜湾社区的滑坡险情通知。“大家都搞不清具体情况,就被组织撤离到县委党校的教室里住下来。”数日后,随着山坡上3户村民的房屋垮塌,周围住户才得知是山脚下有人开挖地基诱发了山体大滑坡。旬阳县防滑指挥部的险情通告显示:老安旬路一带滑坡体后缘裂缝已全部贯通并脱离母体,形成了宽10到60厘米的裂缝,路面整体下沉30厘米。滑坡体西侧杜家院子一带裂缝逐渐增大,王大沟西侧新增裂缝两条。

  时隔11年后,今年11月记者在现场看到,住户朱玉华家当年的楼梯已经荡然无存,外墙上残留着断裂的钢筋,门前院坎下的水泥护墩扭曲开裂。“当时我家周边都垮塌了,楼梯也被拉断了,悬在空中,整个院子下沉了3米多。”朱玉华指着门前小路上的台阶向记者回忆,当前这个现状是自己家灾后补修的,在半山坡上又通过外墙打开了门洞,给三楼修建了室内楼梯。

  随着县政府对滑坡事件展开调查,治理滑坡、开挖地基的王某三人不得不承认,2005年1月15日发现滑坡后,他们当即开始治理滑坡,直到2005年6月20日再次出现滑坡后,才向政府说出了此前的实情。

  旬阳县国土局2005年7月1日组织专业机构现场勘查,发现王某三人组织的工队在拆除原有楼房的同时,未按照地质环境调查建议和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规范要求,擅自向南掘进,形成高20余米,近似90度的陡坎;所打的抗滑桩和挡护墙基础埋置过浅,桩端未进入新鲜岩体中一定的深度,从而导致整个治理工程不但未能起到有效的抗滑挡护作用,反而加大了边坡上部的荷载。大量雨水渗入坡体,对滑坡形成起了诱发作用,专家组认定滑坡主要成因是人为不规范工程活动引发的。

  “土地、城建还有其它职能部门怎么就没一家来监管私人的滑坡治理行为呢?”水磨湾住户表示不解:“治理滑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程,三个社会人请来的工队有这个能力和相关资质吗?”王、李、高三人也公开宣称:从2004年12月开始挖地基,直到2005年6月发生二次滑坡,在此6个月内,无任何单位到现场查看、监测,对其行为做到有效防治,而是采取了听之任之、放任自由的态度。

  旬阳县国土局认为土地部门只监管土地使用权,至于王某三人要盖房和怎么盖,那是城建规划部门的事,国土局管不上。县城建局则表示,王、李、高三人连建房的地基都没处理好,还没轮到城建局管就发生了滑坡,而滑坡则应是土地部门治理和监管的。

   6年治理拉锯战

  2005年7月20日,旬阳县国土资源局作出了旬国土资发(2005)53号关于旬阳县城区2号滑坡体内水磨湾段灾害险情责任认定的通知,并责成王、李、高三人做好昼夜监测的同时,按照政府防抢撤预案,做好预警预报和周围群众的撤离安置工作;同时请有国土资源部颁发资质证书的勘测设计单位于2005年7月4日前来现场作勘测设计方案,于2005年8月15日前动工治理。

  王、李、高三人对旬阳国土局的决定并不认可,提起行政诉讼。经旬阳县法院和安康中院两级法院审理后,2006年4月25日维持了旬阳县国土局(2005)53号行政决定。

  当时高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责任并没有推脱,但是强调作为投资人,自己为了建房收拾地基,已经投进去了上百万。据有关部门和专家测算,治理水磨湾的滑坡需4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受灾住户和经营户的房产和经营损失。而自己已经身无分文。

  旬阳县国土局在2006年8月24日巡查发现,王、李、高三人并未启动治理工程,仅采取对滑塌体灾害现场用塑料布遮盖,疏通水道等措施,遂作出了2006号9号行政处罚,对三人罚款50万元。旬阳县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查明王、李、高无执行能力。经旬阳县国土局申请,对尚未执行的治理费用,给县国土局发放了债权凭证,在王、李、高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可随时依据债权凭证申请执行。2007年3月17日拍卖公司对水磨湾865.1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估价为47.6698万元。双方协商用该块土地使用权抵偿50万元罚款。旬阳县国土局收回了该宗土地使用权,同时撤销了王、李两人的土地证。

  “迟迟没有进行滑坡治理,首先是责任方的认定,也因为政府拿不出这部分资金。”旬阳县国土局相关领导向记者解释:2005年6月20日发生滑坡灾害后,县国土局一直在积极向上争取治理项目,最早被省国土厅列为2006年重点滑坡勘查项目,2009年才得到中央财政补助特大型地址灾害防治经费资金180万元;2010年中央财政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资金800万元。该滑坡治理工程于2012年2月15日开工建设,由于该滑坡地质结构复杂,施工期间发生多次局部垮塌。特别是在2013年7月26日又一次发生垮塌,不得不停止施工,改变治理方案。

   工程结束后方案才认可

  2005年6月的这次滑坡让水磨湾住户们至今回忆起来依然心有余悸。“当时有干部和公安武警在现场作动员撤离工作,对不愿离开人员采取了强制措施。”随后,旬阳县政府将水磨湾列为地质灾害严重区域,县防滑指挥部发布了强制搬迁令,称险情不断扩大,形势严峻,直接威胁到周围居住的37户15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险地段也实行了封闭管制,要求危险区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防滑指挥部的应急抢险撤离安排,已经撤离的群众,严禁返回居住。

  “政府要求我们撤离后,11年来再没说过让我们搬回来。直到两年前县国土局才说滑坡治理区基本消除了危险,但是要求我们自己观察变化,有异常情况要尽早撤离。”经营宾馆的杨才明告诉记者:2013年7月26日治理期间又发生了滑坡,从那以后屋子里在雨天就进水,自己的客房更不敢经营了。

  记者在商贸街水磨湾采访时,这里客商云集,几家门店大门上挂着“招租”的广告。修理水电、摩托的商户坦言,自己并不知道这里发生过滑坡,更不清楚治理的结果如何。只是遇到大雨天气,就有吹着哨子、敲着铜锣的人来报警,让住户们撤离到安全地带,有些滞留的住户吓得整夜都不敢睡觉,更多的人则表示“老这样折腾也不是个办法”。

  水磨湾老住户们称,因为滑坡治理时间长达11年,他们早已经陆续搬了回来,但楼上的房子大多空闲着,以前的生意早已停了下来,损失都是一笔大数字。旬阳县国土局防滑办副主任潘文印告诉记者,水磨湾滑坡治理在2013年9月6日恢复施工,2014年11月27日完成全部工作内容。项目工程自验为合格,正在等待市上的初验和省上的终验。工程结束两年还没有验收,主要是正在排队等待审计局对工程进行审计。

  然而在旬阳县国土局给记者提供的资料中显示,水磨湾滑坡治理项目结束10个月后的2016年10月12日,省国土厅才下发陕国土资环发(2015)39号文件,同意了“旬阳县城商贸街特大型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变更初步设计的报告”,要求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要求,尽快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做好项目变更后的施工实施工作,尽快组织初验工作,确保按期完成验收任务。旬阳县国土局对此没有做出明确解释,对于滑坡治理区的安全性也没有肯定回答。(记者 孙涛)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    编辑: 林雅慧(实习)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