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在坚守中创新,李家河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29.04.2016  11:05

 

听说全县首批果桑落户在麻坪镇李家河村,听说这里的蚕桑合作社又一年返利给社员,忍不住一探究竟。

栽果桑,全县蚕桑历史在这里改写

甘麻公路沿途,漫山遍野新绿怡人,白墙黛瓦清秀靓丽,不知不觉间,绿油油的桑园已悄然相伴,错落交织、连绵数里成片,就连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也大都栽植着桑树,有了如此明显的标志,自然是李家河地界了。

千亩蚕桑,托举增收希望

河边的沙土地里,不足半尺高的桑苗才发芽,“这就是新引进的全县第一批果桑,别看现在不起眼,过几年同样是郁郁葱葱地。”

孔祥江在几株桑苗的空隙间小心翼翼地蹲下,一层一层拨开根部的沙土,看到鹅黄的芽儿、和新长的根须,放心地笑了。

全县首批果桑在这里生根发芽

“这批果桑1500株、6亩,填补了全县果桑产业的空白。桑叶能养蚕,两年后还能挂果出售,新事物,农民接受还得个过程,通过示范推广,来年会更好。”

兴桑园,不光为了采叶养蚕

跨过清澈的小河,绵延数百米的桑园被铁丝网围着,一群鸡在繁茂的枝叶下悠闲踱步、啄草。

桑园养鸡

“听了你们的建议真是好,去年在桑园散养的1000只鸡趁过年卖了个好价钱,百元一只卖到西安、安康,今年又养了3000只,不愁卖;再养10张蚕,发展些桑枝食用菌,收入肯定比去年好。”蚕桑大户周荣富对桑园综合利用发展模式赞不绝口。

桑枝食用菌

发展桑园,但不仅养蚕一项收入,看见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更多村民的心思活了,桑园养鸡、桑枝食用菌等综合利用发展模式正在被本村及周边镇村蚕农认可、采用。

抓试点,农林科技干部”亮晒作”在一线

近年来,蚕桑产业整体正处于低潮期,全县桑园面积已经从10年前的8万亩缩减到现在的2万亩,但是从具体情况和长远发展来看,蚕桑产业在部分镇村依然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也是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如何引导蚕农在困境中坚守、突围?

李家河蚕桑产业示范点

县农林科技局蚕桑站以麻坪镇李家河村为试点,明确了提升科技水平、强化模式创新的多元化发展思路,另辟蹊径谋发展、促增收。

集中开展技术培训

在李家河村蚕茧收购站,蚕桑技术培训暨合作社返利大会吸引了数百人参加,孔祥江就蚕农最关心的茧价结合市场动态进行了分析研判,围绕省力节本养蚕技术、桑园综合利用要领作了专题培训,会场座无虚席,有的干脆站在门外听,近两个小时的集中培训结束了,“一对一”的答疑解惑却在会场外开始了,“我是农林科技局蚕桑站的,把我的电话存着,还有啥问题现在就问,今后也可以找我,或者给我打电话!” 蚕农相继聚集。

专家被蚕农包围:提问题、看胸牌、记电话

在“技术专家+职业蚕农+合作社”精准帮扶下,小蚕商品化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熟蚕自动上蔟等科学养蚕方法在李家河村得到了普及,全村桑园面积保持在1400亩以上,蚕桑产业多元增收模式正迅速推广,带动整个麻坪河流域的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10年返利30万,合作共赢脱贫增收在路上

“今年继续按照每斤蚕茧返利2毛的标准,对全体社员去年的经营情况进行返利,李家河村198户,返利1.7万元。”富民蚕桑合作社理事长刘忠清简单地介绍了返利总体情况,按照花名册开始点名、发钱。

合作社现场返利于民

会场内,发放上年度红利和预定今年蚕种同步进行,喜庆、热闹,但秩序井然。自2004年起,富民蚕桑合作社就一直坚持为社员提供统一技术和销售服务,每年给社员返利分红,10余年来,仅返利一项,蚕农直接得实惠30余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麻坪、赵湾、甘溪等镇社员680户,带动农户从事蚕桑产业2000多户,年交售鲜茧15万斤以上,社员户均养蚕收入达4200元,合作社也被命名为省级、国家级示范社。

领到红利的蚕农现场预定蚕种

春色葳蕤,李家河的桑园长势正旺,新规划的兴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已启动建设,蚕桑综合利用模式大户周荣富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申请注册,在全县首届职业蚕农培训会上,该村20余名蚕桑大户参加了培训,被列入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

全县首届职业蚕农培训开班

4月28日,全县春季蚕种开始发放,李家河村蚕农共领取蚕种380张,占麻坪镇发种总数的57%,预计当季可收获鲜茧3.8万斤,预计鲜茧产值可达76万元。

春季蚕种发放

李家河,千亩桑园长势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