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明德西安研学营营员包鹏举:游长安城记

12.06.2018  11:51

  日前,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160余名师生前往西安,进行了深度研学之旅。活动由学校和国内研学教育专业机构世纪明德共同举办,基于研学教育闭环逻辑,根据校情、学情、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需求综合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自主实践、自我实现,养成成长发展所必须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来自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的营员包鹏举记录了自己此行的研学思考:

  西安者,古之长安,今陕西之省城也,以其尝为十三朝之古都而闻名于天下,亦以其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丰厚,实乃一游览之圣地也,故游者众。然人知其十三朝之古都而不知其十六朝古都之美名,盖其三世短而未得之传耳。

  戊戌六月,适逢高考,吾随邻实研学之行伍幸临此地也。是日,吾辈仍寐,或时有梦呓。晨曦下映,面颊微赤,明暗分明,而发束不整,不知城之将至矣。钟磬既鸣,其眼迷离,整装而洗,发而览胜。三日之期转瞬即逝,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烈日当空,偶有清风徐来于树荫之下,间或狂风舞于熹微之中,树不止而人怡然,此之谓三日之天色也。

  余谓长安,亦一方水土泽普一方黎民。秦岭为父,黄河为母,坐拥于父母怀抱之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故游之者众矣。异邦友人亦奇而竞逐观之。

  幸得一举止大方,仪态典雅之女子领而游之。冯车访数地,诸如明之睥睨,唐之长生,秦之兵马之类,游人如织,车马簇簇。吾之辈随其导师,蹒跚徐行。或低头私语,或沉溺手游,虽悉数皆佩耳器,然鲜有谛听者,且况质疑者乎?与吾同行者四人,皆次一营,高矮胖瘦四类之属齐之,各司其职,务于课研之中,沉醉于古之文脉而不能自拔,岂非不乐乎?少陵有云,阅卷万册,行径十千。盖述吾五人者乎。

  至于众生,则多为走马观花者。虽间或驻而观之,亦非缜思慎取而迷于物之表相,不能观其内涵,得其道法也。摄录者亦徒留外物之形,而沦为摄形之器矣,岂有艳羡意?自其变者而观之,人不能悟其理赏其固有之魅力。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文物终止于文物而不能悟其独具之形神,岂无恨哉?

  而长安城,为十六朝古都而鲜为人知,许是人之学而不深,究而不透,徒观其表之故耳。夫今人与昔人,又岂能等同事之?世之变而人亦变之,前人游而能作;而今之人,无所动矣!由是意兴于怀而发之于外,著文聊以兹叙。

  同游者崔氏女子一,更有贤才者四:邱氏灿甫,贾氏旺甫,冯氏毅甫及其友毛氏稚童彦沣者也。至于离别之际,甚是感伤。念此生更无此聚者,悲从中来,临文涕泪,不知所云。

  免责声明:

  1.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西安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2.如果以上产品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企业授权发布,请联系西安网,我们会尽快审核处理。

编辑: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