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是有回声的,你出了几分力?余音作证

23.04.2020  10:41

  上中专以前,赵大强没有离开过大山。

  他家在宁强县大安镇东南方向的半山坡上,小位于山脚下,年幼的赵大强手脚并用,通常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顺利往返一趟。

  山路带来的不便,在赵大强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上了初中,他家分到了山脚下一小片地势相对平缓的“良田”种水稻。山里人希望在平坦的土地里收获“金子”,赵大强家也不例外。

  他们小心地侍弄着这片稻田。山下插秧,收割完把稻谷背上山,晒干后扛下去,打出米后再背上山。几袋大米,是全家一年的劳动回报。

  只能用“”当计量单位的土地,很难给予他们丰厚的馈赠。大山带来的贫穷,让赵大强想要“逃离”。

  2018年是赵大强考上中专离开老家的第30个年头,他再次踏上了回家的山路。

  此时,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帮扶干部。

  这一次,他是给居住在黄家坝山顶上的贫困户李春梅一家,带去扶贫搬迁的政策,劝导他们搬到大安镇集中居住点。

  从集镇开车到黄家坝山脚下需要四五十分钟,从山脚到山顶,再要走1小时山路,经过不少土坯危房后,才能走到李春梅家门口。

  路依旧难走,贫穷依旧困扰着大安人。

  5年前,大安镇“两个五分之一”在全县“出了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占了全宁强县贫困人数的五分之一;3个深度贫困村占全县深贫村总数的五分之一。

  山高路险,没有产业带动,男人只好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妇幼,减贫水平低。而他们,才是脱贫要啃下的“硬骨头”。

  从扶贫搬迁到产业带动,大安镇因地制宜,找准脱贫路子。2019年底,全镇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09%。

  宁强县大安镇江林安置点 邵瑞摄

   失能”的手机挂绳

  2018年9月,席丽从金家坎村的山上,搬到了集镇安置点,住进新家后,很多老物件都用不上了,手机挂绳就是其中一个。

  过去,席丽每天要拿着手机去屋外找信号,在信号好点的地方,把手机套上绳子挂在附近的树枝上。铃声响了,再出门接电话。

  在外务工的丈夫打来电话,席丽通常需要贴近树边,把手机举高,捡紧要的事情跟丈夫说上几句话。遇见下雨天,撑着伞接电话,还担心被雷“”着。

  生活上的不便,咬咬牙能克服。可贫穷要怎么挨呢?

  山上缺耕地,只能靠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全家5口人的温饱。“孩子大了住哪?”眼前是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席丽想改善现状,出去打工赚钱。面对没人照顾的一家老小,她叹了叹气,留在了无可奈何的山里。

  为了让交通不便,居住条件困难的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镇上开始筹划兴建扶贫安置点。

  三年前,这个消息传来,席丽第一时间报了名。“贫困户一个人交2500元,全家5口人,按最高限额交了1万元。”从土坯房住进了三卧两厅的大房子,她觉得这钱花得值。

  在赵大强带给李春梅搬迁的消息后不久,她们一家也搬进了席丽家所在的新社区。

  新社区叫金牛社区,位于大安的集镇上,是全镇8个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中入住人数最多的一个,到现在,共有2010户7800余人陆续入住。

  金牛社区28号楼的刘荣芳一家,是最早一批拿到新房钥匙的人。

  刘荣芳以前住在汉源村,房子在火车道上方,方便快捷的火车却将方便阻挡在她家门口。每次去镇上,都要从涵洞进出,遇见下雨天,雨水倒灌进涵洞,一家人就会彻底被隔绝在山上。

  一起隔绝的还有工作机会。3个孩子上学,家中常年生病的老人需要治疗,零星的土地收入不足以支撑这些花费。“搬出去!”这个想法不知道在刘荣芳的心里默念了多少次。

  最终,促使她下定决心搬家的主要原因,是对工作的渴望。

  宁强县大安镇江林安置点一家电子工厂的工作现场 邵瑞摄

  2018年3月,社区门口的金濬电子工厂开始招人,刘荣芳赶紧报了名。工作时间是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厂里提供午饭和晚饭。每个月,她能收入3000元以上。

  工作时间可以灵活调整,去年,刘荣芳的父亲因为胰腺炎住了3次医院,丈夫在外打工,只能她一个人去照顾,向领导说明情况后,厂里给她准了3次假。

  安置点里像刘荣芳一样的留守妇女还有很多。她们想工作,但又得照顾家庭。早在社区同步建设的过程中,大安镇就想到了留守妇女务工的问题。

  镇上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搬迁点与产业园区相结合,建社区工厂、扶贫超市等,为她们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确保搬迁户有稳定收入。

  如今,住进新房的席丽也找到了工作,在小区门口的扶贫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2000元,够一家人日常开销。

   一本存折,让老汉挺直了腰杆

  第一次去存钱的那天,79岁的王治中特意穿了身新衣服。银行还没到上班时间,他就早早等在了门口。

  从银行出来,存折上的2.2万元,让王治中挺直了腰杆,“贫困户的帽子终于脱掉了”。

  以前,家住桑树湾村的王治中,和老伴种着家里的4亩地。一茬水稻,一茬油菜,水稻产量4000斤,卖不到5000元,油菜产量500斤,能卖1000来元。

  每年,土地要请人犁两次,加上水稻收割的人工花销。这账糊涂人都算得明白,除了老两口的吃喝,年底所剩无几。

  如今的转变来自于一个香菇公司,宁强县天和商贸有限公司,这是镇上引进的食用菌扶贫企业。

  制作菌袋、出菇、采菇等岗位,企业优先选择贫困户,个人还可以出成本价认领菌袋,交给企业管理,最后每袋分红不少于5毛钱。

  去年,王治中在天和商贸认领了3000个菌袋,最后得到2800元的效益分红;将自家的4亩地租给了公司,一年是3200元租金;平时在公司打扫卫生,一年给15000元工资;最后,公司年底给桑树湾村集体分红,作为贫困户,他领到了888元。

  在桑树湾村,和王治中一样,靠香菇脱贫的贫困户不在少数。而天和商贸之所以落脚桑树湾村,冲的是大安的诚意。

  2018年3月,总经理王涛在大安镇一带考察建厂,这次行程,桑树湾村并不是投资的意向点,在实地调研无果后,王涛准备回宁强县城。

  这个消息传到了大安镇党委书记何天华那里,他赶紧跟桑树湾村党支部沟通,想要将公司留在水热资源最适合种植香菇的桑树湾村。

  在回城的路上,王涛手机响了,是大安打来的电话,“希望您来我们这里看看,只要是办厂需要的,我们尽力做到最好。”两天后,天和商贸选址桑树湾村这事,就定下了。

  但带动桑树湾村贫困户脱贫只是第一步棋。“落一子,带全局。”大安镇还有着更长远的计划,非贫困村的龙头企业,要拉一把“后进生”深贫村。

  2018年底,一场以“钱该咋用”为主题的村民代表大会,在深贫村华严寺村召开。

  5年前,村上申请了建设香菇发展基地的项目刚刚获得批准,55万元资金也已经到位。有的人说索性直接分给大家,有的人说搁置一段时间再说……这笔钱该咋用,村民们七嘴八舌,最终没有讨论出结果。

  尽管有思想准备,村支书刘佰举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华严寺一没大规模土地,二没技术人才,村上自己办厂的成功性太低。同样面临这些问题的还有深度贫困村——双白果村。

  镇上统筹的好处是,能避免各村各自为战。当即,镇上出面联系王涛和几个深贫村,多次协商后,天和商贸有限公司制定了不同的带动深贫村的计划。

  华严寺村将资金入股到天和商贸,每年村上获得企业8%的股金分红,返给贫困户,而且在用工方面,优先选择贫困户。

  双白果村则跟公司签订香菇代制合同,前期菌袋由天和商贸负责,后期将菌袋拉回村上,出菇、采菇等工作雇佣贫困户,销售由天和商贸包圆。

  去年,家住华严寺村的杨靖就尝到了香菇的甜头。丈夫在外打工,她一边在家养土蜂,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空闲的时间围着香菇转,仅这一项,她就收入了2万多元。

   被“低估”的土地

  贫困户范定安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能成为金堆铺村120个蔬菜大棚的“管家”。

  过去,他为没有工作发愁。23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他丢了右胳膊,去哪打工,都没人要。没有正当营生,在村里走动,他头都不往起抬。

  现在,他是为工作忙碌“发愁”。白天,他要去大棚移栽苗子,调节棚里温度;晚上,他要在几十人的微信群里,给大家安排明天要干的活。看似简单,其实还挺费脑子,既要保证大棚里的任务准时完成,还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分工。

  但是,这愁中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村上每个月付给范定安2500元钱,中午干完活给管一顿饭。一年下来,除去花销,还能剩2万余元。

  “过去,村上哪有心劲给贫困户发工资啊。”金堆铺村副支书谢正文说出这句话,是有根据的。

  村上坡地多,自然条件差,能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绝不会留在家中靠土地过活。今年36岁的谢正文说,也就只有在逢年过节,村上才能见到同龄人。

  当打工挣的钱远远高于家中那一亩三分地的收入时,土地毫不犹豫地就被抛弃了,一块、两块……成片的土地逐渐被荒废,在土地里摸爬滚打长大的谢正文满是心疼。

  2017年底,谢正文跟村“两委”班子讨论商量,建议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的土地,用来种植大棚蔬菜。正是由于这次的全票通过,带给了金堆铺村发展的新机遇。

  10月份,羊肚菌下棚生长,来年2月份开始出棚售卖,去年仅烘干后的羊肚菌产量就达1000多斤,卖出了40多万元的好价钱。4月份,接茬羊肚菌之后,种植蔬菜。

  如今,大棚农业不仅成了金堆铺村的新名片,而且在增加就业岗位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平整土地、搭棚、下种、收获,每个环节都优先聘请贫困户,轻一点的活,老人、妇女都能做,每天60到100元工资不等。截至2019年年底,金堆铺村累计发放务工工资62.5万元,其中贫困户务工收入21万元。

  在村集体产业正逐渐壮大之时,大安没有忘记对中药材的厚爱。

  10年前,家住黄土铺村的刘仕华,在山上租了一片地开始种植天麻。山上没有水源,但天麻的生长又需要充足的水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老天身上,但接连三年降雨量不足,导致天麻长势不佳,这让他损失了20多万元。

  刘仕华只好背上一身债务,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待了几年,没挣下钱,债务依旧压得他喘不过气。就这样,原本家境不错的他成了贫困户。

  他不甘心,他想重新拾起天麻种植。但新的问题却摆在了面前,缺钱、缺技术。

  镇上十分重视天麻种植。2018年底,在了解到刘仕华的情况后,分管产业的罗义文副镇长主动联系了他,鼓励他种植天麻,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协调争取资金。

  吸收了以往的经验后,2019年3月,刘仕华开始筹建天麻基地。7亩地的产量,总共销售了100多万元。这其中,吸收2户贫困户入股,提供40多个工作岗位。

  当下,全镇有500多户天麻种植户,4个村正在建设种麻基地,8个村正在备料建商品麻基地。(当代陕西记者张继民)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