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怀孕时遭家暴 怕被学生看见伤求丈夫别打脸

26.11.2014  18:08

  11 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千家万户关切的反家庭暴力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已有反对家庭暴力的法规、条例及决定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这部法律获通过后,将成为中国首部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性、综合性法案。

    在此之际,记者前往陕西省女子监狱,与三位暴力重刑犯面对面,听她们讲述在不为人知的婚姻生活中,她们都经历了什么?

    案例一

    忍受家庭暴力20年 最后她用板凳活活砸死丈夫

    张茹被打了20年,忍了20年。她说不知道最后怎么会动手杀人,“我实在是没路可走了。”她穿着厚厚的棉囚服,棉布鞋,说一口地道的关中话,脸上都是茫然。

    那是父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雨下个不停。中午吃过饭,丈夫把她拖到院子里,一拳打在她鼻子上,“血水、泪水和雨水流在身上,又流在地上,和着泥,成了泥水。

    晚上,她把一瓶安眠药倒进饮料里,在锅里加热,递到丈夫跟前。睡到半夜,丈夫突然醒来,挣扎着喊救命。她发疯了一样,转身骑在丈夫身上,一只手掐住他的脖子,另一只手抓起板凳活活砸死了丈夫,然后自首。

    卷宗里说,死者浑身是血,地上、墙上也是血。她被判了15年,到今年,已经服刑3年。

    张茹20岁时嫁给他,她说,从第一次见面就害怕他,“一回到家他就好像审你似的,我娘家穷,他一直瞧不起,还说一些难听的话侮辱我。”她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没了娘,姐妹5人由父亲带大。

    她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出外打工的机会,就像栽在泥潭之中,动弹不得——她只能死扛,甚至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一次,小叔子一家来串门,她给弟媳妇诉苦。事后,这些话传到了丈夫耳中,他把她捆在树上打一顿,变本加厉地报复。从此,别人不敢再介入。

    她曾想过等孩子们长大了,就出家当尼姑。可是,她没能等到这一天,“娃总是他亲生的吧,可是他连孩子都不放过,先打我,再到里屋打娃。

    1998年腊月二十九,她喝下一整瓶老鼠药,准备自杀,被邻居救了下来。两年后,她用近乎决绝的方式,找到解脱。“来女监三年了,我很轻松,内心很平静。”昨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整个监区被染成血红色,临走时,她苦笑了一声,“说不后悔是假的,我认命。

    案例二

    怕被学生们看见伤痕 她哭着央求不要朝脸上打

    如果不是难以忍受家暴杀死丈夫,此时的汪涓可能会出现在咸阳长武县中学的历史课堂上。她戴眼睛,文质彬彬,时不时会说一些成语。

    “你是什么学历?”“很惭愧,我还读过大学。”她显得局促,又有些尴尬,但还是说了大学的名字,“麻烦你们不要把名字写在报纸上,我不想给母校丢人。

    那是一所“985”和“211”高校,她学哲学,2004年毕业后在老家长武县当了历史老师,两年后结婚。

    第一次挨打,是在她怀孕8个月的时候。“我挣得比他多,他管着我的工资卡,我要用钱,就和他要。”她说,他爱打牌,输了钱就和她要,她不拿钱,他就打。

    “用什么打?”“擀面杖、鞋底子、皮带。”她是老师,怕被学生们看出来,哭着央求不要朝脸上打,“我尽量让他打在背上,尽量不叫,怕别人看见羞耻”。

    从结婚到出事,6年,她从来没穿过短袖衣服,不能让别人看见身上的伤,“我最怕的不是打,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挨打。”一次,他打牌输了,回家后看到她正在睡觉,便跳上床,穿着皮鞋踩她的脸,“他把床都跳塌了,我摔在地上,他还不放过,跳起来踢我。

    她曾想过求助,“我爸妈都在韩城打工,弟弟和妹妹还在上学,长武县只有我一个人,我孤立无援。”最绝望的时候,她哭着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你有孩子,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最后,她打定主意离婚,起诉到法院后,又申请撤诉。

    “为什么?”“他哭着求我,然后写保证书,我还有个孩子,为了孩子,我不忍心。”昨天的采访中,问到这个问题,记者采访的三个人回答几乎一模一样。

    说到这儿,她哭了,但没有一点声音。这种无声的哭泣,是多年婚姻生活折磨的结果,“我即使想要放声大哭,也哭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