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中国:山东曲阜开创文旅融合新模式 打造全域旅游样本城市

04.12.2019  15:33

  “文化+旅游”,融合才有生命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两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自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各地文化建设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平台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和旅游业进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智库观中国”认为,山东曲阜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发展支撑旅游业转型升级,开创了文旅融合的“曲阜模式”,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样本城市。曲阜在文旅融合方面取得了五大主要成效: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产业活化、形成了文旅深度融合的旅游格局、引领了文化旅游消费的新升级、做靓了“东方圣城首善之区”的旅游品牌、促进了旅游红利的全民共享。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济宁曲阜市素以“历史文化名城”闻名于世。自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曲阜市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上做了大量努力和探索,坚守文物保护红线,以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支撑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逐渐走出了一条“依托文化发展旅游,借助旅游传承文化”的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曲阜市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着力构建“中有明故城、‘三孔’景区、南有尼山圣境、北有文化国际慢城”的全域旅游格局。开园一年多的曲阜尼山圣境景区,在全国游客的热捧中,迅速新晋为“网红景点”。景区推出的“礼敬先师、大学之道、手读论语”三大体验产品一改往日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游”模式,结合真实情境,使游客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满足。

  将传统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曲阜在实现文旅产业融合升级的同时,还推动了传统文化和教育的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如今,“曲阜模式”研学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2013年起,曲阜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不限年龄、性别、身份和国籍,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参与,既使儒家文化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又带动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从1984年就开始举办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则早已成长为全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文化节庆活动也在全球颇具影响力。10多年来,曲阜累计接待研学游团队21万个,研学游客超过700万人次。2016年,曲阜市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孔景区获得“中国研学旅游基地”称号,自此奠定了曲阜市成为传统文化研学旅游热门城市的地位。通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梳理城市文化品牌等途径,曲阜正在建设国际化的文旅热门目的地,推进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助力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

  曲阜在文旅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决策部门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及给予的政策和公共服务上的保障。曲阜在确立了“文旅强市”战略后,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文旅工作线、市委政法委书记牵头的交通旅游秩序整治指挥部,以及相关市级领导任指挥长的项目推进指挥部,设立了旅游执法中队、三孔景区派出所等专职机构,强力领导、合力推进的机制高效运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文旅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旅游业确立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每年列支5000万元文旅发展基金。发改、农业等相关部门出台实施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编制了《曲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现了多规融合。

  在提升公共服务和完善供给体系方面,曲阜市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修建高铁连接线、尼山出口及连接线等主要通景绿道,构建了曲阜游客集散中心、高铁旅游服务中心和咨询服务点的服务体系。配备有旅游客运班车、共享交通工具及三轮车、古马车等特色游览工具。建设了旅游大数据中心,为曲阜旅游发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以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引领,建设了尼山圣境、文化国际慢城、孔子博物馆等文旅项目。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府菜和以曲阜三宝为主的旅游商品。成功打造“政德、师德、青少年和儒商”四大文化教育培训基地。

  在优化生态环境,共创文明旅游方面,曲阜市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严守文保红线,持续推进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和文化遗产保护,塑造了“绿韵礼义圣城,生态福地曲阜”品牌,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持续推进鲁国故城大遗址保护、三孔景区彩绘修复、文物景区消防改造,严格保护“老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积极培育“新三孔(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为“明故城”减负,拓展文化旅游体验空间。同时推进“厕所革命”,全市累计改建、新建旅游厕所200余个。开展诚信旅游建设,为全体导游建立诚信档案,并在全国率先发起“美德游客”评选,塑造了“礼待四方、德传天下”的曲阜文明旅游品牌形象。

  (本文作者系国声智库执行主任徐蕴峰)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