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最美少年赵晨露:柔肩扛重担 逆境更阳光

15.01.2016  19:55
            在华县大明镇渔池村有一位女孩,她娴静的外表、稚嫩的身躯并不引人注目,但生活却赋予了这位14岁少年坚毅的品质、朴实的性格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她叫赵晨露,是华县大明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她青春阳光、品学兼优、孝老爱亲,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老师、同学以及认识她的人所喜爱,2014年被渭南市评为最美少年。

华县大明中学八年级的学生赵晨露   自强不息 乐观向上               赵晨露的父亲赵小平年轻时未婚,祖母成福兰为了儿子老年后有人照顾,就收养了赵晨露,从此赵晨露、父亲、祖母三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庭。但在2010年冬天,赵晨露的父亲在青海打工不慎煤气中毒,在青海经医院抢救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回到家后经过两年的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于2012年8月不幸去世。当时赵晨露年仅十岁,正上小学四年级,留给她的是家中年近80岁体弱多病的老奶奶以及几间破旧的瓦房,每逢下雨,屋中雨漏无干处。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年仅十岁的小晨露柔弱的肩上。坚强的她不仅学会了生活上的自理,而且开始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甚至下地干活。在艰难的的日子里,白天她在校上课,晚上回家她还要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服……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艰辛,但她总是乐呵呵地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能让奶奶受苦受累,长大后还要考一所好的大学,为奶奶、为这个家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争光!”   心地善良 孝老爱亲               她乐于助人,尊敬师长,文明有礼,老师都夸她是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的心中赵晨露是一个助人为乐,凡事以集体为先,甘于付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同学有不会做的题她主动耐心地为同学辅导,那位同学生病了,她总是嘘寒问暖,悉心照顾,班级有什么重大活动,她积极响应,并动员同学踊跃参加。她总是用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争取荣誉,当老师和同学纷纷为她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她总是谦虚地说:“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这样做是应该的!”             上初中后由于离家太远,赵晨露只能住校,每逢周末放学回家,她总要把学校发的蛋奶、面包带回家让奶奶吃。用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零用钱给奶奶买一些水果和营养品孝敬奶奶。 只要她回到村里,凡是亲里邻里哪家只要是用得着她的地方,她都会热情帮助:帮张大爷推车啦,帮王奶奶买腿痛的药啦,帮刘阿姨照看孩子啦……乡邻们都夸她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良、孝顺的好孩子。   勤学善思 立志成才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消极悲观,反而让她在逆境中更加乐观自强,这个可爱、善良的小女孩,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无论风吹雨打,都能闲庭信步,在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她在学习上更加刻苦,逐渐养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她踊跃发言,善于质疑,反应敏捷,对学习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周末,她常常白天做家务,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完成作业,预习功课。邻居们常说:人家孩子玩耍时她在干活,人家孩子睡觉时她在学习。虽然这样,她仍旧成绩突出,在多次考试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念。(文/田鹏)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