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发布1-8月陕西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

16.10.2015  09:34
 

    1-8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单位继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重点行业增速低,地区发展不均衡,企业投资收益差等问题。

    一、 发展亮点

    (一) 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平稳,过半行业增速高出全省 平均水平

    1-8月,全省规上服务业调查单位数1909家,实现营业收入148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较1-7月提高0.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其中,17个行业(占56.7%)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水利管理业增长45.3%;社会工作增长43.6%;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增长37%。

    分市(区)看,安康、杨凌、商洛、西安、渭南和宝鸡六市(区)的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21.6%、18.4%、13.4%、11.9%、11.6%和9.5%,合计营业收入达1054.6亿元,占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71%,对全省规上服务业贡献率达91.4%,拉动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6个百分点。

    分企业看,100家重点监测的企业营业收入605亿元,占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0.8%,增长12.9%,对规上服务业贡献率达53.4%,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

    (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三行业贡献较大

    1-8月,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增速与1-7月持平,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6个行业(占50%)的营业收入增速较1-7月提高。其中,租赁业增长19.2%,提高4.1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1.8%,提高2.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营业收入占比大的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92.8亿元,增长17.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76亿元,增长33.8%;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15.3亿元,增长37.4%。三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84.1亿元,占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86%,对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高达98.1%,拉动全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1.3个百分点。

    100家重点监测的企业中涉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41家,合计营业收入81.7亿元,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38.2%,增长38.7%,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达59.9%,拉动13个百分点。

    (三)营业利润扭亏为盈,企业效益有所好转

    1-8月,全省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128亿元(剔除西安铁路局),增长8%,增速较1-7月回升10.7个百分点,较1-6月回升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10个行业(占30%)营业利润增速环比回升,铁路运输业营业利润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9亿元,增长1.6倍;居民服务业增长1.4倍。

    1-8月亏损行业有9个,行业占比26.6%,较1-7月减少3个行业,减少10%。其中,道路运输业亏损5.5亿元,邮政业亏损1.9亿元,仓储业亏损1.4亿元。涉及亏损企业736家,较1-7月减少16家;亏损面38.6%,下降0.8个百分点,亏损面有所收窄。

    二、存在问题

    (一)重点行业增速低,对规上服务业贡献较小

    1-8月,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铁路运输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道路运输业。四大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970.3亿元,占全省的65.4%,由于增速较低,对全省规上服务业贡献率仅有37.1%,仅拉动全省规上服务业增长3.4个百分点。

    其中,受 “提速降费”政策影响,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营业收入414.4亿元,增长6.5%,低于规上3个百分点;而受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减少影响,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282亿元,增长4.9%,低于规上4.6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132.1亿元,增长4.3%,低于规上5.2个百分点;受与煤炭、原油、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设计研究院(所)收入大幅下滑影响,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41.6亿元,增长5.9%,低于规上3.7个百分点。

    (二) 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均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受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涉及的12个行业大类多与生活、文化、商业有关,更加依托基础设施完善、交流便利的大中城市发展。目前,西安共有434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占全省的70.8%,营业收入195.6亿元,占全省的91.4%;而其他10市(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共179家,营业收入18.4亿元,仅占全省的8.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相关规上企业大部分集中在西安市。

    分行业看,商务服务业单位数最多,为256家,占其他营利性的41.8%;其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7家,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20.7%;而租赁业单位数仅有8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仅有7家,行业之间单位数差距较大。

    从收入看,营业收入下降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体育下降16.2%,居民服务业下降10.9%,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下降4.4%,新闻和出版业下降2.6%。其中,体育产业主要受高端体育消费萎缩拖累;居民服务业主要受陵园墓葬收入下滑影响;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主要受市场需求下降、高档车4S店销售下滑影响;新闻和出版业主要受新媒体普及、电子图书快速发展影响。

    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中,营业收入占比达到35.5%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由于受市场竞争加剧,手机软件订单大幅下降影响,营业收入增速持续回落。1-8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8%,较1-7月回落3.4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4.6个百分点;在127家调查单位中,有68家(占53.5%)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较1-7月回落。

    (三)文化服务业企业规模小,营业收入增速低

    1-8月,全省规上文化服务业企业共287家,占全省规上服务业单位数的15%,营业收入90.7亿元,仅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1%,比上年同期增长2.4%,低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7.1个百分点,较1-7月回落1.8个百分点。

    省属七大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共有在库企业32家,营业收入合计27亿元,增长19.6%,较1-7月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四)投资收益增速回落,企业再盈利能力较差

    1-8月,全省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投资收益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06%,增速较1-7月回落16.9个百分点。有9个行业(近30%)实现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其中,商务服务业投资收益5.4亿元,下降36.3%,降幅较1-7月扩大15个百分点;文化艺术业投资收益4654.8万元,减少1.9亿元,下降80.2%。

    从企业看,我省共有153家企业实现投资收益,39家企业投资亏损,其余1717家企业投资收益为0。100家重点监测的企业中,仅有15家企业实现投资收益,1家企业投资亏损,其余84家企业投资收益为0。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促进重点行业发展

    抓住重点行业,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一是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发展关键领域,不断创新和研发新产品,促进电信行业发展;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货运结构,以“”补“”,加快物流快递发展,提高铁路、道路货运量;三是加大金融政策扶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快速畅通的融资渠道,为创新研发提供信贷支持,促进专业技术服务业发展。

    (二)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突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瓶颈

     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为发展快递业、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娱乐业等行业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学习武功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快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建设;三是以民俗旅游业、生态园建设为契机,完善周边高速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三)推进重点园区发展,提升文化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是要重点推进基地(园区)发展,以高新区、曲江文化产业园等园区为依托,整合文化资源,提高企业聚集度,增强产业聚集效应,促进文化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以西安为龙头,利用陕西历史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其他区域文化服务业发展,加快全省文化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

    (四)提高资金利用率,扩大企业盈利空间

    合理利用企业资金应该强化财务处理手段。一是要完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提升闲置货币资金利用率;二是要完善应收账款管控,提升企业经营和管理质量;三是优化企业固定资产处置,增强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四是建立健全预算体制、加强预算监督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