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剧传奇

04.05.2015  13:19

  回顾台湾电视连续剧历史,一出“包青天”一口气演了350集,数度创下最高收视率,让当时的制作单位好不风光。近年来,台湾电视剧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韩剧、日剧、大陆剧大举来台,收视率竞争下,让观众有了更多元的选择,但无形之中也养大了台湾观众的口味。

  台湾本土制作的本土剧天天上演,不但占据晚间八点档的黄金时间,还一演就是二小时以上,编剧拼命洒狗血下猛药,胡搅蛮缠的万年老梗不但结合时事梗,还有一些光怪离奇的的剧情,花招百出就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

  除了外遇劈腿的固定铺陈,所谓小三、正宫、负心汉的三角关系是固定组合,此外一再重复的戏码,包括剧中人物三不五时的把时下名人最夯台词借来用,隔个几天就有一次以抢、骗、逼婚等无创意戏码的世纪婚礼,或是主角发生车祸、落海意外,搞个失踪或是躺在病床上等人陷害。反派无所不尽其极的使坏,善良的人坐以待毙的像个傻瓜被凌虐,这些番石榴剧情,观众却被牵引的非常投入。

  本土剧由于在地性高,因此比起其他种类的戏剧更能配合置入性营销,例如选举、地方活动等,不但不用花上一毛广告费,还能达到洗脑宣传效果。越多人骂越红的本土剧,台词还会撂个英文,显现角色的时尚和程度,总集数无敌长寿,这都是台湾本土剧特色。

  本土剧的故事人物说话口气一定要抑扬顿挫清晰分明,语调铿锵有力,当然更要会口不择言的连珠炮骂人才行。另外,具有会杀死人的眼神更是不可或缺,这样在看对方不爽,用眼光互瞪时才能不分上下,谁也不可以暂居下风。

  西装、皮鞋、衬衫、夹脚拖鞋一定不能少,别是穿西装一定要配夹脚拖鞋,反而穿休闲衫的话,就非得要配皮鞋,才能呈现乡土演员的本色。

  天天上演的豪门恩怨里,人人都是总经理,随时可升等当董事长或总裁。成立公司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把对方干掉。财产动不动就上百亿,但公司再大,职员还是只有小猫两三只,办公室看起来永远很阳春,只不过总经理、董事长办公室一定要放一大落的空文件夹。

  整出剧在客厅的戏份占八成以上,亲子之间感情永远都不好,翻脸比翻书还快。吵架时过马路一定会被车撞,看到的人一定得先喊一下,才会去救人。手机接听后一定会用很囧的脸大喊“虾密?”,然后一定有人会昏倒。

  手机、电话、偷听、偷看永远是剧情发展的重要关键,普遍缺乏沟通协调能力,一场误会要拖30集以上才能澄清 。

  曾几何时,本土剧俨然代表着一种台湾文化,更是台湾特殊的奇迹。这些荒谬剧情,就是能引起广大网友闲暇无事的乐列讨论,鸡蛋里挑骨头的扮演起侦探柯南,动辄抓包错误镜头再论坛讨论的沸沸扬扬。在剧情桥段上的批评也是一针见血,常常抓包“人物起死回生”、“剧情不合理”、“夸张骗人”等等评价。

  不论是哪一家电视台制作,每出戏评价都有好有坏,不过只要能引起观众兴趣,就是带来高收视率的第一步,台湾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看本土剧能做啥咧?(摘编自美国《国际日报》作者:杜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