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总结会暨机械化栽培技术研讨会在杨凌召开

13.01.2017  17:04

会议现场

1月9-10日,陕西省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总结会暨机械化栽培技术研讨会在杨凌召开,总结体系全年工作,研讨交流机械化栽培关键技术与示范推广经验,探讨产业化加工与品牌开发。体系13位岗位专家、团队骨干以及小杂粮主产县区农业技术部门专家30余人参加会议,省农业厅科教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农学院派员指导。

会议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杨福增、植保学院教授马志卿作了“杂粮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杂粮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报告,就小杂粮机械化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席科学家冯佰利汇报了体系2016年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17年体系工作。各岗位专家对照各自工作任务作了总结汇报。首席科学家柴岩要求,各岗位专家要精诚团结,再接再厉,继续发挥各自优势,从小杂粮品种选育、种植、加工、产品与市场等环节着手,剖析产业发展主要问题,重点突破关键技术难点,总结集成适合当地小杂粮生产和加工的轻简化技术,同时要与当地农技部门、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等密切配合,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扎实推进小杂粮生产和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推广陕西小杂粮品牌,提高公众对小杂粮的认知。

据了解,2016年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先后推广机械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等12项,解决品种更新换代、抗旱增产、加工工艺与技术、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难题10余项,选育小杂粮品种2个,制定颁布小杂粮标准、规范12项,出版《荞麦食品》等小杂粮专著3部,编写培训教材2本,研发小杂粮产品5种,开展各种技术培训13次场,发放技术资料4000余份,培训人员2100人次,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