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灌排委专家组来我省指导“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

18.03.2016  07:46
          3月16日至17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昆仑一行3人,来我省考察、指导“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
遗产申报工作。

          专家组前往陕西水利博物馆参观了陕西治水历史,徒步踏勘了古郑国渠遗址、历代引泾取水口遗址和现存的引泾碑文石刻,登上泾惠渠渠首大坝察看现代水利设施运行情况,沿总干渠驱车行进详细了解渠道变迁、管理维护和使用状况,并赴南、北干渠和西郊水库了解工程技术运用和现代信息手段使用情况。

          专家组认为郑国渠作为我国秦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确实令人震撼。特别是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益当地,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的2260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首开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促使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的建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5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带里密布着战国至今的十多处古渠口遗址、碑记,真实记录与再现了两千多年引泾工程的沧桑巨变,展示了我国水利灌溉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水利文化史,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

          专家组对我省申报“郑国渠”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想法给予了肯定。一致认为,对郑国渠遗址的挖掘和保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建设成就,继承弘扬古代水利建设智慧和先进文化,对于加快推进当代水利建设,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构建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专家组希望我省组织精兵强将,尽快挖掘收集资料,完成现场保护和遗址区环境整治,并与文物保护单位合作搜集史料、素材,形成完整的申遗证据链。同时表示将积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对我省申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全力协助做好申遗工作。

          厅直属机关党委、省泾惠渠管理局、陕西水利博物馆负责人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