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杨宏安:为渭河付出再多都心甘情愿

02.06.2015  18:45
          “爸爸,你看,这里好多花呀,那边还有很多小鸟……”四岁女儿的话,让杨宏安内心充满自豪,也是女儿对他工作成绩的最大“褒奖”。
     
          2011年杨宏安怀揣梦想来到西咸新区投身开发建设。其间,他主要参与了渭河西咸新区段综合治理。他常说:“有人曾提出建立河流生命概念。为了把渭河治理好,让三秦儿女的‘母亲河’拥有健康的生命,造福沿岸群众,付出再多我都心甘情愿。”
     
          渭河治理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巨大工程。对于成立不久的西咸新区而言,对于杨宏安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建设过程中资金压力大,拆迁工程量大,协调难度大,河流治理经验不足,水利工程规范管理欠缺等诸多困难,杨宏安也看到巨大的机遇,即新区可乘渭河治理之东风,还“母亲河”渭河原有的美貌和健康,让其造福三秦儿女。
     
          由于新区开展渭河治理建设任务较晚,很多项目前期要由西安、咸阳两市完成。这就需要和西安、咸阳两市加强沟通、协调,尽快理清工程和交接。为了顺利拿到西安和咸阳的工程前期资料,杨宏安不知多少次奔波在省水利厅、西安、咸阳两市治渭部门之间,几乎把人都跑瘦了一圈。新区要建设38公里的堤防道路,杨宏安又马不停蹄地巡视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现场解决,有力地保障了每一个结点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加快项目前期报审工作,杨宏安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对新城建设方案进行高程、坐标等数字一一核实。在秦汉新城段光纤施工中,由于秦汉新城段堤防完成较早,光纤建设将会对原已完成的堤顶道路和已绿树成荫的绿化带造成破坏。为此,他多次联系并请来专家到现场提出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在保护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把损失降到了最小。
     
          目前,西咸新区渭河综合治理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为了进一步让渭河大放光彩,造福百姓,杨宏安和同事加快了滩区整治和体育休闲设施的完善。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后续斗门水库,海绵城市,泾河重要支流综合整治,沣河、新河中小河流治理重大水利建设也将全面展开。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杨宏安说,渭河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付出再多都值得。同时,渭河治理的宝贵经验,为他迎接下一个健康的“生命”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