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加快转变果业发展摸式 大力推进现代果业建设 -铜川市、宝鸡千阳现代果业发展的启示

30.11.2016  12:11

大力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果业转型升级,是全面实现我市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适应苹果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1月12日至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占海带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各县区委书记、县区政府县区长和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对铜川市海升矮砧苹果栽培基地、海升玻璃智能温室草莓种植、西安海升集团总部及宝鸡千阳华圣、大地丰泰、海升3个公司的现代矮密苹果示范园,矮砧苗木繁育基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海升现代果蔬饮料综合加工区、海升现代苹果加工物流园等现代果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看到了差距、找到了短板,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铜川、宝鸡各个参观点处处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浓厚气息,对加快推进我市以苹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建设启发很大。

一、解放思想,扎实推进三个转变

铜川、宝鸡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站在世界的视野谋发展,要抢抓机遇,超常发展,尽快占领苹果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铜川、宝鸡2012年就引进海升、华圣、大地丰泰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西北农林大学,积极开展具有世界前沿性的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和果品精深加工。从新品种引进、种苗繁育、科研示范到生产、加工、销售等全方位推进当地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延安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具备生产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的良好资源优势,如何使资源优势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认真学习借鉴铜川、宝鸡等先进地区好经验、好做法,以超常规的理念扎实做好我市以苹果为主的现代农业建设。

(一)大力推进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

现代农业是集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工业化农业,海升在铜川、宝鸡的示范基地、果产品加工园区均体现了这一关键点。通过考察学习,明显感觉我们的步伐已落后于周边地区,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看清当前至今后苹果产业残酷的竞争态势,下决心、出实招破解传统果业困局。我们一定要用现代发展理念,认真谋化我市果业建设,从现代苗木繁育、机械装备、标准化生产、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抓典型、树样板,推进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

(二)大力推进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

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很难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国内外

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已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下功夫研究土地流转问题,把土地资源向企业、合作社和致富能手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北部县今后在规模扩张中,要做好规划,选好区域地块(山体中上位坡地),加大土地流转,重点发展30-50亩大户和企业领办、合作社参与、联户经营的发展模式。坡地要先行整地(10米以上的宽幅梯田),然后建园。充分利用阳面梯田资源,发展山地梯田果业;南部县在老园改造中,要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矮密栽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三)大力推进乔化栽培向矮密栽培转变

矮化密植栽培具有节本增效的显著优点,已成为世界苹果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矮密栽培达到70%以上,我们的近邻日本也达到60%以上,5年生以下新建园全部实现了矮密化。我市作为世界上集中连片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一定要加快栽培模式创新,尽快改变单一的乔化稀植栽培现状,发展具有“四省一优二高二早”(四省:省力、省地、省肥、省水;一优:品质优;二高:高投入、高产;二早:结果早、收回成本早)优势的铜川、千阳现代矮密果园。全面推动“515”矮密示范工程建设,即每个县要建设500亩以上的矮密示范园,每个镇(乡)100亩以上,每个专业村50亩以上,必须加快落实。北部县区主推乔砧短枝型组合与SH系中间砧的矮密栽培模式;南部县在新建园和老果园改造升级上,借鉴千阳县海升、华圣、大地丰泰栽培管理模式,发展矮化中间砧或矮化自根砧,建设一批矮密化、集约化、标准化和肥水一体化的现代果园,推进南部塬区矮密示范区建设。

二、以大企业为引领,推动果业实现新突破

铜川、宝鸡的典型很好地诠释了大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这是解决目前果业小而散的很好抓手,对此各县区要有清醒认识,一是要积极培育当地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加快发展,引导其用现代经营理念,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服务产业能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以典型样板引导当地企业加快发展。如延刚果业经贸有限公司、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延安森宇良种苗木繁育有限公司等,各县区最少要重点培养2—3个,扶持其加快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学习铜川、宝鸡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涉农大型企业参与我市现代果业建设。各县区要采取积极措施,力争做到每个县引进1个如海升这样的企业,加快建设力度,为果业产业注入新动力。特别要在现代种苗繁育、矮密栽培、果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要有大突破,为全市果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大力培育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以合作社为纽带推动果业装配水平提升。要破解果用机械一家一户难以维持的难题,必须发挥好合作社的联动和互助作用,使合作社成为物资供应、技术推广、机械管护作业、产品销售的有力推手,实现组织化、规范化产业发展格局。

三、强化科研攻关,引领产业升级

果业科技创新是果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核心。铜川、宝鸡充分利用大企业、科研院校的经济实力和科研优势,在脱毒大苗繁育、果产品开发加工等方法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是加强与西农大洛川苹果试验站、省果业集团延川苗木繁育基地、海升公司延安现代矮密示范园等科研、生产机构合作力度,支持开展具有突破性的研究及试验示范,形成指导我市果业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同时各县区要积极与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大院、科研站所,切实提高果业科技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争取中省项目力度,建立健全科研检验检测设备,提高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积极研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两难问题,制定优惠政策,放宽选人用人渠道,真正选用一批拔尖人才,切实搞好人才储备和科研团队建设工作。教育科研人员树立担当意识,创新意识,在生产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研究中推进果业创新发展。要扭住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开展专项攻关,下大力气研究解决良种无毒大苗繁育、土壤培肥、老园改造等突出问题,推进我市果业科技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