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开在苹果树上的诚信之花——记洛川县农友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德仓

04.03.2017  02:44

17岁的他,不忍父母为自己的学费操劳,毅然放下课本,来到田间。无论生活如何困苦,他从来没有忘记父辈“诚恳待人、重信践诺”的教诲。

39岁的他,依靠诚信经营,创办了洛川县农友果业有限公司,每年帮助果农销售苹果100多万斤。作为公司党支部书记的张德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做强企业,奉献社会,致富不忘家乡人”的承诺。

牢记承诺致富不忘家乡人

“我们党支部于2016年10月成立,当时正值苹果成熟季节,同时也存在着苹果滞销的现状。党支部召开的第一个会就是讨论苹果的收购问题。”张德仓告诉我们。在这次会上,党支部决定用高于市场3-5毛钱的价格来收购周边十几个村子、上千户果农的苹果。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一做法自然受到了妻子的阻挠。可是,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再改变。张德仓想尽办法说服妻子,坚持高价收购,一直持续到果库收满。这一举措,让上千户果农舒展了眉头、增加了收益。

这样的做法,对于农友果业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张德仓始终记得自己当年建果库时对村支书的承诺:对村民每斤苹果比市场价高出三五毛钱!除此之外,每年冬季农友果业都会聘请专家给果农进行果树管理综合培训。十里八乡的果农都是培训的受益者。每到冬季,果园里的活干停当了,大家都盼着专家、能手来上课。

心系贫弱公益善举暖人心

堡子头村孤儿杜某患有尿毒症,没钱买药。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德仓立即就给他送过去1500元,鼓励他战胜病魔,树立生活的信心。在永乡镇,提起张德仓的善行义举,妇孺皆知。堡子头村、北头村、羊吼村等周边十几个村子里,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收到农友果业的慰问品,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有的收到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有的收到500到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单就这笔支出每年可达两万多元,这样的善举,张德仓已经坚持了十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从小因家境贫穷,没有机会好好读书,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到现在,情况好转了,我就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贫困家庭。”张德仓说。村子里有6户贫困户,每年收购苹果的时候,张德仓总是给他们比市场价格高出将近一元的价格去收购,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不是很苛刻。收回来后,公司再进行筛选。这样不着痕迹的善举,给了这些贫困家庭巨大的帮助!

十年来,张德仓始终坚守父辈的教诲: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农友果业公司党支部在他的带领下,将诚信播撒、将善行传承,将对乡亲们浓浓的亲情化作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