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重大专项“核安全相关设备鉴定及材料评估试验平台”课题通过验收

18.05.2019  05:53

  近日,“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核安全相关设备鉴定及材料评估试验平台”课题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核安全相关设备的鉴定能力能够全面满足AP/CAP系列的鉴定试验要求。
  课题通过五年多的实施,建成了热老化、湿热老化和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系统等环境老化与材料试验装备;完成了“核电厂设备鉴定用高性能振动试验台”和“核电站安全级设备LOCA试验台架”等三代核电设备鉴定核心试验装置的研制,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课题成果已成功应用于CAP系列电磁阀、电气贯穿件、1E级直流电动装置、仪控系统与仪表、690合金U形管等关键设备的鉴定和材料评估工作中,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应用,同时也在“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8年,“核安全相关设备鉴定及材料评估试验平台”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核电重大专项科研设施及验证平台首批开放共享试点名单。2019年3月22日,依托课题组建的“国核核电设备与材料鉴定咨询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CNAS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并同时获得CNAS实验室能力认可的核安全相关设备鉴定机构。
  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填补了国内多项鉴定试验能力空白,进一步完善了核安全相关设备产业链中设备鉴定这一关键环节,为我国自主化和国产化核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作用。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