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档案人风采展示】穷三年心血,做一件功在千秋的事

07.01.2020  11:00

1986年参加工作,就职于陕西科技大学,大学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三年的光阴,1000多个日夜,69000多公里行程,25万字口述历史资料,587件实物档案……她一路风尘仆仆,奔波于北京、石家庄、西安、咸阳等城市之间,用脚步丈量着历史的厚度,用胸怀呵护着档案的温度。

她就是2010年12月起担任陕西科技大学档案馆、图书馆副馆长、主持档案馆工作的郑勇。

抢救历史迫在眉睫

2010年12月,郑勇初任陕西科技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她为学校创建初期的一批老专家、老干部的相继去世感到惋惜,其中有新中国成立后从海外归来的国家级造纸、皮革专家,有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他们曾历经磨难,从北京举家西迁,扎根祖国西部为祖国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用生命撑起共和国轻工的脊梁。然而光阴流逝,斯人已故,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故事随着他们的离世而长埋于黄土,这让郑勇感到痛心。她意识到开展口述历史工作迫在眉睫,说干就干,她迅速组织起一支五个人的工作组,开始了口述历史工作。

地铁上疲惫的人

2016年10月,凛凛秋风中,北上的列车宛如一段时光隧道,把郑勇和她的队友们拉回那段流金岁月。在北京的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他们见到了朱康、李光模、杨宗邃、高力明、章川波、李临生、尚久浩、刘昌祺等十几位建校初期的老前辈,听他们讲述西迁的故事、讲述西轻的奋斗史。郑勇如同饥渴的人在沙漠里找到甘泉一般,循循善诱地提问,争分夺秒地记录,笔尖与灵魂一起颤抖,镜头与生命共同礼赞。短短7天时间,就收获了几万字的录音稿和视频资料。时间紧、任务重,郑勇把采访行程安排得很满。工作组一行乘遍了北京的十几条地铁线路,采访完一家就匆忙赶去下一家,工作餐也经常就是两个包子、一套煎饼果子,实在太困了,就在行进的地铁上靠一靠,一到站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沉甸甸的嘱托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忠诚的记录者,老同志感谢郑勇所做的一切。年岁越久远,那些奋斗的记忆就越发鲜活、深刻,经常在夜里沸腾起来,惊扰这些白发老者的安眠,“夜夜龙泉壁上鸣”。老同志们紧紧握住郑勇的手,向她讲述着亲历的故事,嘱托她一定要珍藏这些关于共和国轻工长子的珍贵史料。

在已故教授田家乐的家,他的女儿把他一生的荣誉证书交给郑勇,深情地握着她的手说,“交给您,我放心!”。学校首届校友李玉华把珍藏一生的本科毕业证交到郑勇手上,她饱含热泪接过来,保证一定会妥善保管……就这样一点点搜寻、一点点储存,三年时间,郑勇为学校档案馆搜集到共计587件珍贵实物档案,她将它们一一造册、妥善保存,并为捐赠者制作了精美的捐赠证书和纪念册。

年近八十岁的张启恭老师在给郑勇的信中写道:“学校的校舍会旧,人会老,但是陕科大的精神是永存的,它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陕科大人。为了弘扬‘西迁’精神,你们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付出那么多血汗,做了对学校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建设工作,向你们致敬!

这些沉甸甸的嘱托,更加坚定了郑勇的工作热情和信念,她总是给身边的同事说:“我们现在做的这项工作,利在千秋,一旦错过了,后人是无法弥补的。”西迁老同志、现年81岁的李果老师为郑勇写了一首藏头诗“郑重其事向前进,勇克困难步不停,真正铁心干实事,强人当然唱新声”。郑勇把这首诗陈于案头,每天用来激励自己,多干一点,再多干一点!

八小时的守护

陕西科技大学档案馆里,珍藏着这样一批实物:1947年版的《毛泽东选集》、唐山市公安局长帽徽、抗战六十周年纪念章、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人大代表证件、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等等,还有老专家们的教案、手稿,这些都是老前辈及家人无私捐赠给学校的,每次凝视着它们,郑勇心里充满了崇敬与感动。记得有一次从北京回来,她拿了一批受赠的实物,生怕磕碰坏一点点,不放心托运,决定亲自带回来。她和随行同事仔细打包,每一件珍贵实物都认真包裹好,再妥善地放进行李箱,把自己随行的衣物和洗漱用品,全部腾出来用塑料袋拎着。

从返回学校的8个多小时里,无论是出租车上还是列车上,她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两只行李箱,就像守护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直到安全返回学校、安全送入库房,她才长吁一口气。她说,“这批珍贵的实物是老前辈及其家人一生的信仰和财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否则无法面对他们的信任,也愧对学校对我们的信任。

我没有时间生病

三年来,口述历史的讲述者越来越多,有的老同志从北京寄回了珍贵的史料,有的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回来做口述,累计采访42人,整理文字稿25万余字,这些文字,为学校抢救保护了珍贵史料,为研究我国轻工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为了尽快把它们整理出版,郑勇每天都心急如焚。白天她要主持档案馆的日常工作,还要兼顾图书馆的部分工作,生了病就吃点药撑着,她说,实在是没有时间生病,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编辑书稿也只有在晚上、假期才能静下心来。

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总是这么拼?在别人看来她早已过了奋斗的年龄,但她却从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因为她深深地爱着档案工作,尊重学校的历史,敬重采访过的为学校奉献一生的老人。她自豪地说“我是档案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不负使命,兀兀穷年,是我一生的追求和最大的快乐”。

强化使命担当职责    注重宣传与业务建设

自档案馆成立以来,郑勇注重夯实业务基础,抓实依法治档。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档案工作会议,抓好年度归档工作,加强对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表彰奖励学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后两次在全校范围内对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把档案集中统一管理、部门立卷的刚性原则落实到位,从收集、整理、编目、分类到上架利用,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注重档案宣传工作,特别是每年的“6·9国际档案日”,采取展览、报告会等不同的形式开展宣传,不断地提升师生的档案意识。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切实拓展业务范围

自2012年起,建设档案馆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对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查档流程、校史等起了积极的作用;启用学生成绩翻译系统软件,为广大校友提供中英文成绩翻译和学历学位证明。自2013年起,连续7年免费为35000余名毕业生拍毕业照并提供电子照片,完整收集了毕业合影照片。

为了推进档案馆转型升级,2011年建馆初期,启动档案数字化工作,连续八年申请数字化专项经费110余万元,完成了党群、行政、教学、设备、外事、科研等档案近230万页,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0%。逐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到2019年已完成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档案数字化工作加快了新校史馆的落成及西迁纪念展的成功举办,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支持,为广大校友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利用服务。

树牢文化育人意识    浓厚大学文化氛围

为了传承和发扬学校“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筑牢陕科大人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精神魂魄,郑勇创新性地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档案馆、宣传部、离退处联合的口述历史工作组。自2016年至今,她带领工作组前往北京、河北、咸阳、西安等地采访建校初期的专家教授、名师高工、管理干部,追寻学校的历史足迹及西迁记忆。“西安日报”记者对口述历史工作专门采访了郑勇,并进行了报导,指出:“老教授们的口述史资料,为今天的师生们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建设发展成就,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也使学校的历史更加丰满,更加生动。”   

坚持学术导向    让档案工作回归本真

在完成工作的同时,郑勇注重团队学术建设,鼓励馆员申报项目、参与编研、撰写文章,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研究促工作。2018年完成了《唐山大地震——西北轻工业学院1976年陶瓷实习队记忆》的编撰工作,编辑口述史料25万余字;本人以第二参加人完成陕西省社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一项;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项目一项;在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重点科研项目一项;近三年团队成员发表论文21篇。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全体档案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科技大学档案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续两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在2018年的档案检查评比中位于省属高校第一。

郑勇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陕西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的动力源于对学校的热爱,对档案工作的热爱,“尽心尽责,问心无愧”是她的工作信念。多年来,郑勇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能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她是陕西高校众多档案工作者的一员,是陕西高校最美档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