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舞马” 跳一段震撼芭蕾

11.11.2014  14:17

  “梦幻舞马”融合艺术与马戏,创造全新艺术种类,剧中完美地表现马的自由,马在舞台上可以尽情奔驰,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飨宴。

  由加拿大卡瓦利亚剧团创作的Cavalia《梦幻舞马》,是一个融合马术、表演艺术、多媒体特效,同时又结合杂技、舞蹈、空中特技及现场音乐演奏的新型态表演艺术,被众多名人和媒体赞赏。曾被CNN的赖瑞金( Larry King )评为“这是我所看过最伟大的演出”;云门舞集的艺术总监林怀民也赞叹“表演中呈现出人和马间惊人的和谐,人和马的对话如此强烈。

  《梦幻舞马》表演场地占地逾2万平方公尺,外观远看起来像一座座梦幻的白色城堡,由七座大小不一的白色帐篷组成,分别是马厩、贵宾帐篷、演员和马匹训练场与工作人员休息区。表演舞台则在最高一座、相当于10层楼高的白色帐篷内。

  由世界各地40位表演艺术家、特技表演者、舞蹈家和50匹骏马共同完成的《梦幻舞马》,被誉为“马术芭蕾”。这出融合自然、美与想象力的表演,借由精湛的马技艺术,带领观众开拓对原始世界的想象。表演者与马匹身后不断变换如史诗般的场景,是由20台投影机将设计师手绘作品投射在巨大的60公尺宽布幕上而成,让人仿佛置身华丽史诗般的多媒体场景。 

  美学钥匙 马是引导的光

  在《梦幻舞马》诞生前,该剧创办人诺曼拉图雷勒(Normand Latourelle)曾目睹另一出剧融合马戏,讲述一位男性为赢得美人心,终于克服对马恐惧的故事。该剧未获好评,诺曼也确认,这类传统戏剧并非他想做的,“21世纪,该有新的想象。

  诺曼将《梦幻舞马》主轴锁定为人与马的关系,认为这才是真正能触动人并吸引观众的创新精神,“马就是引导的光,是我们整个秀的美学钥匙。”发明“Cavalia”这个英文没有的全新单字,则是想创造一种异国风,而且前缀的C,很巧妙地像是马头,中间的l则如马蹄,呼应的视觉效果十足。

  “和解的时间到了!”马修说,他每看到马戏团的马总觉悲伤,马与人之间应没有抗争,训练者不该强迫马做任何把戏,人与马间也不存在主导与顺服的关系。《梦幻舞马》,正是要将马变成编舞和舞台的关键要素,让马及其他元素像交响乐的声部一样相互交流共奏,谱成和平乐章。

  马修说,父亲是太阳剧团创办人之一,曾担任多出剧制作人、导演、艺术总监,他也从小跟着父亲和太阳巡回全球。1998年,诺曼制作的“神奇传说”登上舞台,热演至今甚受好评,诺曼心中却对其中一幕念念不忘:在上百位演员面前,有匹马缓缓穿过。

  磨合六年 古典邂逅科技

  “那一幕其实只是过场,并非关键段落,却吸引所有观众眼光,其他演员动作都被忘却。”马修说,从那之后,爸爸就决心创造马在舞台上的全新美学形式,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在法国发现一对神奇的马术师夫妇玛格妮与菲德烈。

  相对于传统马术多以皮鞭等为训练工具,要求马作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从小与马一起成长、深深爱马的玛格妮与菲德烈,从动物行为学出发,认为人须以爱与了解为基础,才能与马建立亲密的沟通关系。

  “他们不用御马的马笼头及鞭子,只以细细的颈圈和小棒子跟马玩。”马修说,如此与马相处的方式效果极惊人,呈现的是人马合一的和谐感,诉说着人与马的邂逅、友谊,以及对自由的讴歌。

  诺曼立即找这对夫妇俩谈,也亟思开创新局的玛格妮、菲德烈,和诺曼一拍即合。

  来自艺术与马术两大领域,就此开始异种结合。双方足足磨了六年,整合古典马术与艺术美学、先进科技,融合杂技、马术、音乐、奇观影像的“梦幻舞马”,终于诞生。

  不控制马匹 凸槌当惊喜

  《梦幻舞马》有11种不同品种的马参与演出,它们来自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美国和加拿大等地。而如何让不同种的马在同一个环境下,能够维持舞台上的和谐、自然与优雅的演出,是《梦幻舞马》令人惊艳的地方。

  剧团创办人诺曼认为,“表演主轴在马匹与人类的亲密友谊关系,是真正能触动人心且吸引观众的创新精神。”每位表演者固定只和几匹马搭档,平日需要花很多时间了解每匹马的个性且与其培养感情和默契,让马对表演者和环境产生安全感。表演者与马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因此表演者不用鞭子训练马,而是用细绳带领马匹学会表演动作,仿佛与马儿玩耍。

  这种以人马关系为第一的原则,出自从动物行为学出发的“人道主义马术观”。表演者凯瑟琳说,马和人一样,每一只都是独特个体,拥有独特个性,必须花很多时间跟马在一起,彼此才会了解。

  像她的爱马亨利很享受被爱的感觉,不但个性很温和,也喜欢被抚摸;但也有马展现的性格是不喜欢被摸脸,特别讨厌人突然接近。凯瑟琳说,表演者必须很有耐心地去观察每只马的个性,真心欣赏它们,进而找到相处之道。

  “我们剧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经过马点头同意。”为艺术马戏立下里程碑的《梦幻舞马》,明年初即将来台演出。该剧创办人儿子、巡回总监马修拉勒雷特说,马才是该剧真正的主角与老大,“马不像人,我们不能叫马做这做那,它才不会听。

  观众大概很难想象,从《梦幻舞马》第一幕起,各段落常常是由马“设计”出来的,或须要先得到马的认可才能演出。马修说,马比人有挑战性多了,但《梦幻舞马》从不控制马,“就是那种自由与随机,让我们的表演更与众不同。

  比如,在剧中会看到大批马快意奔驰场景,展现的超现实惊人美感,常让观众赞叹连连。也有马明明在表演,突然受到某事物吸引,因而摇头晃脑落了一拍;有时在大队马群跑到某马道时,会出现其中一只马冲向别的马道。而这些“凸槌”时刻往往能创造另类惊喜,也成了观众最期待的片段。

  卡瓦利亚剧团把马匹称呼为“马明星”,由此可知,剧团对马匹的呵护。如果今天有哪匹马明星不想上场表演,剧团会让其他马代替,或是表演随着马明星的心情而临时更动,从不会勉强马明星们。剧团也会确保每匹马明星受到舒适的照顾,不能过度工作,马儿平均每场表演只需上台12分钟。

  此外,在巡回表演的空档时间,剧团会安排马明星到加拿大总部的农场度假;当表演年资达到6年之后就达到退休标准,马明星会回到加拿大农场享受退休时光。(摘编自台湾经济日报 作者:何定照 侯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