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植被固碳能力提升速度名列全国首位

05.05.2017  11:57

近日,陕西省气象局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基于卫星遥感(EOS/MODIS)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式(BIOME-BGC)净初级生产力最新产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植被固碳能力变化时空分布状况。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陕西省植被固碳能力提升速度为5.1克碳/(平方米•年),是全国平均的2.6倍,名列全国首位。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植被固碳能力的提升,充分反映了陕西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陕西省高山、远山绿化较好,而人口密集的城镇周围、道路两旁、河流两岸普遍缺林少绿。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该坚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林分质量,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实现森林资源的规模扩大向质量提高转变、由高山远山造林向人口密集区域绿化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附全文:

【摘要】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基于卫星遥感(EOS/MODIS)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式(BIOME-BGC)净初级生产力最新产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植被固碳能力变化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5年,陕西省植被固碳能力提升速度为5.1克碳/(平方米•年),是全国平均的2.6倍,名列全国第一;陕西省植被固碳能力提升了24.9%,是全国平均的1.8倍,名列全国第三;陕西省平均植被固碳能力为340克/(平方米•年),高于全国平均值24.3%,名列全国第20位。植被固碳能力的提升,充分反映了陕西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省平均植被固碳能力变化速率全国第一

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植被固碳能力变化速率为正,即植被固碳能力的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7个省(市、自治区)植被固碳能力变化速率为负,即植被固碳能力的年际变化呈降低趋势。全国平均植被固碳变化速率1.4154克碳/(平方米•年),变化速率最高的是陕西省,为5.0599克碳/(平方米•年);上海市最低,为-2.0966克碳/(平方米•年)(图1)。

图1 2000-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植被固碳能力变化速率

全国植被固碳能力变化百分率平均为8.8%,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最高,为33.3%;上海市最低,为-10.5%。植被固碳能力变化百分率,全国大于30% 1个,10%~20% 9个,0%~10% 10个,-10%~0% 6个,小于-10% 1个。陕西省植被固碳能力提升了24.9%,是全国平均的1.8倍,名列全国第三(图2)。

图2 2000-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植被固碳能力变化百分率

2000-2015年,全国植被固碳能力平均值为273.5克碳/(平方米·年);云南省植被固碳能力最高,为882.6克碳/(平方米·年);新疆最低,为43.3克碳/(平方米·年);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0倍(表1)。陕西省平均植被固碳能力为340克/(平方米·年),高于全国平均值24.3%,名列全国第20位(图3)。

图3 2000-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平均植被固碳能力

二、我国植被固碳能力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一)我国平均植被固碳能力空间分布

2000-2015年,全国平均植被固碳能力分布呈现西北低东南高、北方低南方高的基本格局(图4)。从图1可以看出,西部荒漠地区,几乎无植被覆盖,植被固碳能力为0克碳/(平方米·年),该区域包括新疆大部、青海西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地区;植被固碳能力为0~100克碳/(平方米·年)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大部地区,新疆西部地区植被固碳能力也小于100克碳/(平方米·年);植被固碳能力为100~300克碳/(平方米·年)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部地区;植被固碳能力为大于500克碳/(平方米·年)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苏东部、四川大部、重庆、浙江、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等地区。

图4 2000-2015年中国平均植被固碳能力分布图

(二)我国植被固碳能力变化速率空间分布

2000-2015年,全国大部区域(约陆地总面积的59.1%)植被固碳能力增减速率在2克碳/(平方米·年)以内,变化趋势不明显;占陆地面积33.4%的区域植被固碳能力增加速率在2克碳/(平方米·年)以上,其中18.3%的区域植被固碳能力增加速率在4克碳/(平方米·年)以上;全国仅7.4%的区域植被固碳能力下降速率超过2克碳/(平方米·年)。从图5可以看出,固碳能力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降低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变化不明显(增加或下降速率在2克碳/(平方米·年)以内)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荒漠及荒漠草原区。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辽宁大部、山西西部、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山东半岛、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近16年来植被固碳能力增加速率较大,平均每年增加4~12克碳/(平方米·年)。四川盆地、云南中东部、贵州大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广东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长江三角洲等地植被固碳能力平均每年下降2~6克碳/(平方米·年),部分地区达到6~10克碳/(平方米·年)。

图5 中国陆地植被固碳能力变化速率空间分布图

(三)我国植被固碳能力年变化百分率的空间分布

从图6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地区陆地植被固碳能力的增长率在5%以上,占陆地总面积48.1%,其中变化率在10%以上的面积占38.8%,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中东部、青海中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山东大部和安徽大部;变化率在-5%~5%的区域占41.0%,主要分布在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青海西部、四川中东部等区域;陆地植被固碳能力降低率在5%以上的面积占10.8%,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内蒙古、贵州、广西、湖南、广东、江西、福建、长江三角洲、山西、河南的局部地区。

图6 中国陆地植被固碳能力变化百分率空间分布图

三、建议

近年来,我省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植被固碳能力提升速度名列全国首位,但植被固碳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黄龙山、桥山林区以南地区生态条件相对较好,延安以北地区生态条件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和湿地退化等问题仍然较严重,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省的高山、远山绿化较好,而人口密集的城镇周围、道路两旁、河流两岸普遍缺林少绿。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该坚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林分质量,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实现森林资源的规模扩大向质量提高转变、由高山远山造林向人口密集区域绿化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刘婧

扫一扫,手机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