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一女公务员遭男友举报:花20万调动工作

19.03.2015  14:10

华商报讯(记者李敏)近日,榆林男子白某匿名向佳县纪委举报在佳县林业局工作的女友屈某,举报内容包括其利用职务之便经商、双户口、花钱调动工作等问题。针对此事,佳县纪委称,目前举报内容还在进一步了解中。

举报人称不想她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据 举报人白某称,他和屈某在2015年年初经人介绍后成为男女朋友,然而在交往过程中,他发现女友有着与正常收入不相符的消费能力。“她承包政府的打井工 程,每年少说赚几十万,她本人有一辆近50万元的越野车(后转在她弟弟名下),在榆林市高新区有两套房产,甚至花了20万元调动工作,而且是双户口,朋友 介绍时说她叫高某,而她在单位的名字却是屈某,后来我才发现她有两张身份证。”白某说,屈某两张身份证下都有存款和房产,更加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女友还拉 着他帮朋友讨债,并当着他的面将欠债人家里的玻璃打破。

我觉得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很不容易,她但做的这些事只会让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于是我便想到向纪委举报她,希望能让她悬崖勒马。”白某称。

3月13日,白某匿名给佳县纪委打了举报电话,并在电话中简单说明了自己的举报内容。3月16日,白某再次拨通纪委电话催促此事,被告知在调查当中。然而数 小时后,屈某便打通了白某的电话,指责白某向纪委举报她。根据白某提供的电话录音,屈某在电话中称:“别装了,尾号1748的电话是不是你打的?佳县就这 么大,你以为能瞒得过我?这事情就是纪委的朋友告诉我的。

我甚至都没有提供书面材料,就是用一张黑电话卡给佳县纪委信访办打了两次电话。”被女友识破后,白某刚开始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匿名拨打的举报电话怎么会被当事人知道,直到屈某在电话里说明他才恍然大悟。

对双户口之事被举报人没有表态

昨 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了被举报人屈某,而屈某已于昨日正式由佳县林业局调入榆林市林业局。对于如何知道有人电话举报自己,屈某称,3月12日下午,有人用 那张黑卡给她发了几条短信,短信内容说她本来前途光明,但马上要遭报应。华商报记者通过屈某提供的截屏看到了相关短信内容。屈某说,她当时以为是恶作剧并 未理会。直到16日,单位领导找她谈话称有人举报了她,她才根据男友这几天的异常表现,和前几天收到的匿名短信,猜出来是男友白某匿名举报的。

打井生意是我姐姐的,车是我弟弟的,房子确实有,但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屈某称,白某举报她的内容都是子虚乌有。但对于自己是否有两个户口,屈某没有表态。

纪委称正等举报人的书面材料做进一步调查

对 此,佳县纪委信访室负责人称,他们绝对不会将举报人的信息向任何人透露。“我们接到举报后,通过向佳县林业局了解,屈某确实为该局副科级干部,于是我们正 在等待举报人提供书面材料,从而进行进一步调查。”该负责人表示,对于白某所怀疑的举报人信息是从纪委泄漏的,他感到十分惊讶,表示此类事件绝不会发生。

事实+

国外怎样保护举报人

立法保护。英、美、澳、加等国均制定了专门的举报人保护法。比如,美国的《被害人和证人保护法》和《证人安全改革法》。

专门机构保护。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举报人予以“特殊保护”。美国马歇尔办公室专门执行举报人或证人保护任务,为被保护人提供工作机会、合理住房、平均6万美元的经济资助等,并在项目执行中提供保护,特别是在预审程序和出庭程序中,必须24小时贴身保护。

安全保护。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和各州实行“证人保护计划”,威胁或侵害举报人或证人的处罚非常严厉,如果在庭审中“威胁证人”,最高可获刑20年以上。事后报复,则可能被判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信息保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规定不得披露举报人个人信息或任何可能导致举报人暴露的事项。美国“水门事件”中的“深喉”由于保密措施到位,30多年无人知晓其真实身份,直到自己临死前承认。

救 济保护。在美国,一旦举报人经申请并被批准进入“保护程序”,将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安全和适应中心”接受训练,这个中心既高度安全又非常秘密,根本没有 地址标识,不仅可以对包括举报人在内的证人实施秘密有效的保护,还将其保护范围扩大到家属,每个受保护的证人或举报人平均可带上2~5位家庭成员,且都置 于保护之下。(腾讯 新闻 综合 新华日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