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五大工程提升旅游竞争力

17.04.2016  09:11
 

  今年,榆林市将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行业培育与管理,努力提升游客满意度,实施“五大工程”,全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旅游集散地”建设。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旅游综合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0.7%。

   “全域旅游”创建工程——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佳县是全省13个入围县之一。今年,榆林市将在佳县创建旅游示范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市县联合,部门互动,努力推进佳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举全域之力构建佳县旅游目的地,构建统筹考虑旅游消费需求的区域发展体系。

  同时还将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将《大漠红柳》《陕北歌谣》等大型精品剧目和陕北民歌、榆林小曲等对接旅游市场,创新形式打造适应旅游发展的文化旅游精品节目;结合榆林豆腐、陕北杂粮、手工挂面、羊肉等地方饮食特色,推出体现榆林饮食文化菜系,借助《舌尖上的中国》《味道》等品牌栏目,将榆林旅游美食推向全国;与农业、林业、水利、体育等部门协作,推出农业休闲、绿色生态、水利风景、休闲娱乐等更多特色旅游产品;与文广局联合,共推统万城景区的开发建设。

   “供给侧”优化工程——提供贴心便捷服务

  今年,榆林要将“供给侧”融入规划编制,调整规划整体思路与产品,主动与市上“多规合一”进行衔接融合,使榆林旅游规划成为市上“多规合一”框架下出彩的旅游专项规划。

  据悉,今年中省将启动“黄河旅游带”“长城旅游带”等项目打造,榆林将加大对旅游产品结构的调研,突出做好全市黄河旅游、长城旅游、丝路旅游等核心旅游产品,主动融入“全省旅游高地”建设大潮。红色旅游在上层次、上品质上下工夫,提升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等红色景区服务功能,推进佳县东方红产业园、清涧北国风光景区等红色旅游综合体建设,沿毛主席转战陕北线路,积极开发打造转战陕北旅游线路。

  面对自由行、户外活动的兴起。今年榆林市主动适应满足消费方式变化、市场变化,提供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市县旅游部门将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者的特点,积极倡导旅游企业依托智能手机和微信,根据用户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迎接旅游服务进入移动社交时代。

   “互联网+”品牌推广工程——拓宽旅游市场空间

  榆林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与标识已确定。今年,榆林市将借助多平台,传统手法与“互联网+”融合,多层面广泛宣传“丝路驼城多娇榆林”“边塞风情黄土神韵多娇榆林”。

  在深化与媒体的合作基础上,建设好“互联网+”平台,不断提升和丰富榆林旅游官方网站、微信等信息量,努力将网络平台维护好,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便利高效服务,增加社会关注度和粉丝量。

  此外,还将建立和完善市县景区“三位一体”旅游推广体系,将赴长沙市开展榆林旅游专场推介活动,组织榆林旅游大篷车赴陕南、关中、银川、鄂尔多斯等周边地区营销推广,新增加10个旅游战略合作地市,扩大榆林旅游影响。

   游客满意度提升工程——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游客满意度是陕西省旅游局利用第三方评价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每季度发布一次,动态管理各地市旅游服务质量。今年,榆林市将坚持提升服务与治理市场相结合,开展“2016年榆林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公益行动暨2016年万名文明游客征集等活动,倡导文明旅游新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同时,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强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的引导、培育和管理;鼓励旅行社集团化发展,不断壮大旅行社队伍,努力打造陕西10强旅行社,增强旅行社服务榆林地接旅游功能;同时还将建立旅游经营者失信信息发布制度,推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实施人才促进工程——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榆林市将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与榆林学院、职业学院开展交流合作,实现“培训在校园,实习在岗位”,全面提升各岗位旅游人才素质;利用淡季开展全行业素质大提升系列培训,围绕业务全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开展导游培训轮训,使全市在册导游提升素质,聚集正能量;此外做好导游日常管理服务及报考相关工作,对初、中级导游实行分层管理,建立导游进入和退出机制。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