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多措并举加快创新转型

04.09.2015  10:58
 

      今年上半年,榆林市以产业转型为突破,扎实工作、强化服务、注重实效,各项工作呈现出平稳有序地发展态势。

  转型升级提升效益。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实行倒逼机制,推进关、停、并、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闭了小煤矿、小煤焦、小炼铁、小水泥等500多户小企业,通过“关小上大”措施,腾出环境容量。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府谷县400多户能源民营企业联合组建的煤业、镁业、煤化工、煤电冶化、特种合金五大民营企业集团,已集中200多亿元投资大型资源转化和综合利用项目。同时,榆林在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形成了中外合资的“南梁模式”、国资控股的“北元模式”、国控民营的“东方模式”、民资控股的“奥维乾元模式”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加快了国有经济的改革重组,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合作共赢,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生了1+1>2的效果。

  技术创新做大名片。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扶持引导非公企业加快创新。积极打造“榆林煤”品牌,并在市场销售中形成了竞争优势;形成了有国际影响力的“府谷镁”标准。神木天元化工集团是国内最大规模煤焦油轻质化项目,采用自主研发技术,投资仅为传统工艺项目的20%,能耗和用水量下降75%。组织实施了兰炭和金属镁产业链升级、红枣良种和农作物种子选育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府谷县恒源公司、镁业集团等一批示范企业将上游废料变为下游原料,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原料“吃干榨尽”。

  完善政策强化扶持。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榆林市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强化资金支持、人才和智力支持、技术支持、破解发展瓶颈、助推转型升级、发展工业集中区和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明确了责任主体,责任到单位,对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编辑:婉儿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