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举办多场讲座提高师生文化综合素质

23.04.2015  17:46
            近期,榆林学院举办多场人文学术讲座,提高师生文化素养,扩展学生文学视野。             ——邀请金正昆教授作 礼仪规范与人际关系”讲座。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个体素质直观的体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2015年4月11日下午,该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金正昆主讲,该院600多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金正昆以介绍自己的职业状况开场,阐述了礼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从着装礼仪、沟通技巧、餐桌礼仪、礼貌待客、言谈举止、坐车座次等方面讲解了社交礼仪的知识。讲座结合了干部职员、平常百姓的生活实际,以大量的事例阐述了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出几条基本的礼仪规定。             讲座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来自该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同学说:“以后要多学习礼仪知识,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日后工作方面都有帮助。希望学校多举办这类讲座,使我们的素质能够得到提升。”             ——首届路遥文学奖文学周陕北行活动走进该院。 近日,首届路遥文学奖文学周陕北行暨学术讲座在该院开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建军、首届路遥文学奖得主阎真分别作了题为“路遥的意义”和“小说的语言艺术”的学术讲座。             李建军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讲起,结合自身对路遥作品的理解,通过梳理路遥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进而展现主人公平凡朴实而又积极奋斗的人生。他认为一个成熟的作家一定是怀着深情回眸自己的传统,成熟的作品是时刻把握文学的根——传统。路遥的作品没有把文学降低为发泄情绪的工具,而是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路遥的文学是写社会底层的人、命运际遇处于困境的人、在灾难中承受巨大考验的人。在路遥的作品中看不到才子般的卖弄和自命不凡,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心世界,用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来体现他的才华。他表示,当今的时代太过放纵夸张,平淡朴实是稀缺品,所以显得尤为珍贵,方能彰显作者的才华。             阎真围绕小说的语言艺术讲述了小说中语言独有的艺术魅力。他以《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文学著作为例,将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剖析,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而分析小说中的语言艺术与技巧。在此基础上对小说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他指出,小说中的语言具有潜台词、误导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想象力,并结合《围城》《雷雨》等文学作品的具体台词帮助同学们理解。在谈及语言想象力时,他讲到文学语言创作是非常艰难的,通常是用尽毕生才学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阎真的讲座理论与案例有效结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路遥文学奖发起人高玉涛,著名文学批评家、路遥文学奖秘书长萧夏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著名油画艺术家冉劲松等文学周陕北行活动嘉宾参加此次讲座。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龙云,以及榆林市部分作家、艺术家出席讲座。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