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开展镁锂合金材料技术成果专项考察对接活动

06.03.2017  17:02

      为积极响应《陕西省科技厅实施反向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引》精神,促进全省优秀科技成果在榆林转移转化。3月1日,榆林反向科技特派员杨鹏林组织陕西省镁锂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榆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神木县东风金属镁有限公司、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前往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考察对接,就镁锂合金材料技术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次考察交流活动是榆林反向科技特派员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首次开展的榆林金属镁企业与省内高校、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对接活动。
        陕西省镁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个牌号的超轻镁锂合金—LA43M、LA103M和LA103Z系列,已被正式批准为镁锂合金铸锭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这种新型镁锂合金已在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的高辨率微纳卫星上得到了应用。
        座谈会上,陕西省镁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柴东朗介绍了镁锂合金材料的研发过程和在国内的转化情况,指出镁锂合金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不但具有低密度、高塑性及高比刚度、比强度的优异力学性能,同时还具备减振、消噪的高阻尼性能,以及抗辐射、抗电磁干扰性能,在航空、航天、军工等国防工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用途。随着当今世界对结构材料轻量化、减重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镁锂合金在需要轻量化结构材料的交通、通讯、医疗器材、石油化工、机械仪表、户外器械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百锋介绍了公司镁锂合金材料技术成果和企业发展现状,提出镁锂合金技术在榆林转化的建议,神木县东风金属镁有限公司和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在镁合金产品的开发情况和下一步设想,指出榆林作为全国原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但产业链尚未形成,镁产业下游产品开发技术还十分落后,从国内外镁产业发展趋势看,轻质化、高强度、耐腐蚀、低成本、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的应用开发是镁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并表示企业将积极探索镁锂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领域,加大科研投入与成果转化力度,努力实现榆林镁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通过这次考察对接,为榆林金属镁企业与全省优秀科技成果持有者、优秀企业建立了沟通渠道,拓展了合作思路,必将为榆林镁产业链的延伸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