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需要平常心:把经济波动当做转型机遇

21.10.2014  11:34

昔日开煤矿的王耀刚负债千万,目前靠开饭馆一步一步还债。

     记者 马广浩

    “这次教训受够了,我以后再也不疯狂地借钱去追高利润了。”神木开理发馆的小高在经历民间借贷危机后,总结出的教训。今年30岁的小高,身上背负了200多万元的债务。

    “2010年时煤价高,想挣大钱,就拿出了50万积蓄,跟着我哥去贩煤了。”小高说,“第一年生意还行,后来就不行了,赔了很多钱。

    在合伙做生意期间,小高不仅自己向典当行借钱,还为哥哥做了担保。做生意赔光了,哥哥不知去向。“我的债得我还,他(哥哥)的债也得我还。我欠得少,主要就是给他担保的200多万债务。

    小高说,那时候挣钱容易,没仔细计算,也没好好规划,想到哪儿玩就到哪儿玩,大手大脚全都花掉了。“南柯一梦”后,为了还债,小高只好卖掉房子和车子,又找朋友借点钱,重操旧业开起了理发馆。

    同样教训惨痛的还有神木的“千万负翁”王耀刚,当老师的他,在耳闻目睹许多“暴富神话”之后也弃文从商。2005年,王耀刚和几个同乡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合资900多万元买下一个小煤矿,没多久,煤矿发生事故,被迫赔本卖掉。两年后不服输的王耀刚又和同乡投资另一座煤矿,但因为股权纠纷,依然分文未赚。

    为了填补已经欠下的债务窟窿,王耀刚又筹资600万元买下一个焦化厂,结果因为焦化厂设备旧、能耗高,被政府强行拆除。此时,他已背上了900多万元的债务。

    这时候,王耀刚已经成为众人眼中令人羡慕的“神木煤老板”,只是大家不知道这个煤老板背负着近千万的债务。

    后来,王耀刚卖掉越野车,抵押了 房产 ,出售煤矿股份偿还债务。2012年他还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在县城开了一家 火锅 店,每天自己去买菜买肉、打扫卫生,所有营业收入全部用来还债。两年下来,王耀刚已经偿还清了近700万元的债务。

    王耀刚说,“我现在就是扎扎实实想办法把剩下的债还清。今后做生意也要稳扎稳打,投机的事情再也不碰了。

    在榆林,像小高和王耀刚这样经历了财富“过山车”的人不在少数。据榆林市市长陆治原介绍,榆林市截止目前共立案非法集资案件110多件,累计涉案金额119亿元,涉及群众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