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单位分房都让给困难职工

30.11.2014  04:43
核心提示: 对于如今的一些“房叔”、“房姐”来说,这则真实的故事好像是“天方夜谭”!他任党委书记几十年,每次单位分房子,他都不要,把房子让给困难职工,而自己一家五口人蜗居在31平方米的小房子!如果您看了他几十年的经历,您会读懂的!

对于如今的一些“房叔”、“房姐”来说,这则真实的故事好像是“天方夜谭”!他任党委书记几十年,每次单位分房子,他都不要,把房子让给困难职工,而自己一家五口人蜗居在31平方米的小房子!如果您看了他几十年的经历,您会读懂的!

母亲帮他相亲选媳妇

“妻子不是我的初恋,我之前在部队上有女朋友,因为我妈不同意,含泪分手。”昨天,在桃园南路,83岁的夏洪涛开门见山,1949年7月他从军,参加扶眉战役,之后在西藏、青海戍守支援建设。一位湖南籍的女兵追求他,二人确立恋爱关系。可是母亲得知后不同意,只有一个儿子,必须要找个本地媳妇,不希望以后去外地。无奈,他对女友说:“对不起,我必须要听我妈的!”为何一定要听母亲的?

夏洪涛讲述了过去,爷爷是前清举人,家境不错,他9岁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叔伯们卖光家产,母亲、他和两个妹妹被“扫地出门”,之后他们在“贫民窟”中长大,母亲靠给别人家缝洗衣服、做鞋换生活费。他傍晚时捡剩下的菜叶子,拿回家做饭吃;夏天卖蚊香,秋天卖风筝,后来当报童唱卖报歌“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所以,他必须要听母亲的。

几年后,母亲先帮他相了亲,觉得小学老师魏宝裕人品好。1958年,夏洪涛回到 西安 ,在开通巷小学与魏宝裕见面,当时她感冒,他便陪她看病挂号缴费。6年300多封信每封信称呼不重复

“特别会照顾人,很有安全感。”“文静、自尊,梳着两根麻花辫。”两人彼此有好感,之后他回西藏,保持着每周两封信的频率。

1959年8月,两人抱着被子,借了婚房,结婚。之后便是5年的两地分居。“他给我写信,用的是印有彩蝶的信纸,上下各有一只蝴蝶,比普通纸要贵,他宁愿少吃点挤出钱,也要用这样浪漫的信纸表达情意。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每封信的开头称呼,从来没有重复过,6年300多封信,有300多个不同的称呼。”魏宝裕笑了。“有小月亮、花儿、可爱的小燕子等,在爱上做文章。”夏洪涛说,信件装订成册,可是在文革时,涉嫌小资产阶级情调,两人商量后不得不烧毁了信,这是人生一大憾事。房子全让别人一家五口挤31平米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夏洪涛先后在西安多个单位任党委书记,人们觉得这个书记很特别:每次分房子,他都把自己的分房指标让给困难职工;每次提工资他不要,都是先让别人提;每次评先进模范,他都把荣誉让给一线员工。一些领导离开原单位,多半不敢再回去,可他经常被原单位请回去。几位老同事对记者说。

任太阳食品集团党委书记时,单位给他分了90平米的房子,他让给别人,自己一家五口人挤在31平方米的房子(妻子单位分的),两个小卧室,夫妻俩住一间,儿女们住一间,两个女儿住在架子床一层,儿子住在架子床二层。

后来他在西安市轻工研究所任党委书记,每次分房子都分给了别人,最后一次分房时,考虑到儿女年龄大了,准备入住时,一位二婚的职工找他诉说难处,他又把房子让给对方。

“结婚的婚房是借的。这么多年,你把单位分的房子都让给别人,咱们住小房子,儿女20来岁挤在一个架子床上,不方便,你说我跟你这么多年,要房子没有,要钱也没有,你到底图了啥?”魏宝裕实在忍不住,有一次跟他争论说。夏洪涛回答:“我是老党员,我图了我的信仰!再说了,这比以前住庙里好多了!”她没话了,继续跟他同甘苦。直到后来,上级领导看不下去,腾了10平米的仓库让他儿子住。

“我想好好奋斗,给爸妈买个大房子,爸爸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个书房!”这曾是儿女们的心愿,如今,退休后的老两口,住上了儿子买的新房。

文/图首席记者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