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民营供水站入不敷出不供水 4万居民接雨水

17.09.2015  10:08

西部网民生热线为《今日点击》指定官方线索平台,点击进行留言>>>>>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杨生华 贺亚洲)最近,榆林市榆阳区人民路附近的部分居民很是烦恼,频频遭遇的停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而负责供水的榆林市农垦供水站张贴的一纸通知更让大家不安,水站通知,供水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用水户们自己赶紧想办法,供水站已经无能为力。

    由于供水区域涉及近三、四万居民,大家很是担心,自来水时断时续的日子能维持多久?供不上水的背后,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原因?

     供水站入不敷出 4万居民接雨水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西路的税政巷,是一个居民区,居住着72户居民,82岁的叶芹兰老人就住在巷子里。8月13号,记者在她家看到,院子里的盆盆罐罐都接满了雨水。

    “你看我们只好把雨水接下,因为浇花啦、浇菜啦,缺水的话就不行。”榆林市税政巷居民叶芹兰告诉记者,之所以要保存雨水,是因为她们这一片,从8月10号就开始停水,生活直接受到了影响。“没水么,人生活就靠水么,没水的话你说是怎么生活嘛?

    税政巷居民纷纷表示,往年没有这个问题,但这段时间一直停水,不敢洗澡,一洗连吃的水都没了。

    和税政巷居民一样,供水受到影响的还有城区西沙一带的保宁路、人民路、崇文路、聚财巷等3500多个院落7000多户、近4万居民。这些地方的自来水都是由榆林市农垦供水站提供。

    供水站在8月初曾在供水区域张贴出一份停水通知,并称供水站入不敷出,申请政府收回,因此要让居民们自己想办法。那么,榆林市农垦供水站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单位?为什么会出现供水困难的情况?为什么又要让政府回收呢?在居民的指引下,记者在一个堆满钢材和废旧物资的院子里找到了农垦供水站。

    在农垦供水站的机房,站长高怀平正和妻子杨二梅计算着最近收上来的水费。

    高怀平妻子杨二梅说,大概一个月可能赔两三万块钱。

     政府修路损坏供水管道 居民拒交水费

    说起供水站的历史,杨二梅说这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国有企业榆林农垦砖厂建成后,打了两口深井,建起了供水站,当时主要供企业自身生产生活。但随着榆林城区近年来的扩张,农垦供水站又逐步承担了城区西沙一带保宁路、人民路、崇文路、聚财巷等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按理说用户数量增加了,收的水费也应该多一些,为什么会入不敷出呢?

    “主要一点就是修榆林大道时,把我们的主管道就是主动脉损坏得非常严重。”高怀平说,2012年榆林大道改造时,施工队把供水站之前铺设的内径为100mm的铸铁主管道,换成了内径为75mm塑料管道,导致供水主管道的口径缩小了四分之一,造成供水水量降低。从那以后,每到用水高峰期,居民家的自来水就时断时续,一气之下不少用户拒交水费。

    “我那一口补水井我原来白天8小时补水就够了,通过那次(修路)弄得我24小时补水,水现在还是赶不上。

    供水量少了、水费难收,原来的8小时补水变成现在的24小时补水,供水站每月用电量也增加了很多,供水成本变高,电费一时难以缴纳。眼下抽水站的电费只能寅粮卯吃,这个月收的水费补缴了上个月欠的电费,当月的电费,只能等下个月收到水费再补缴。

    一位在供水站工作了多年的员工说,水站陷入目前的困境,还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设备老化,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另一方面管理粗放,农垦供水站的用水户,大多都没有安装水表,水费是按人头以每人每年50块钱的标准收取。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交了五十块钱,就放开用,毫无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