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国气象遥感卫星技术将服务阿拉伯国家建设

12.07.2018  23:00

7月10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到,要共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发展航天合作,推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和气象遥感卫星技术服务阿拉伯国家建设。

中国风云卫星作为全球对地观测气象卫星中的重要成员,目前有8颗卫星在轨运行,观测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实时共享,可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专属定制”的气象卫星遥感产品和高频次天气监测服务。

阿拉伯国家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际灾害数据库的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沿线相对灾害损失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以上,且以气象灾害居多。这些地方多沙漠、海洋、高原、山地等无人区,气象观测盲点多,成为天气预报的短板。运行于“天外”的气象卫星可对大气进行全天候、立体化观测,清晰捕捉风云变化,有效弥补地面观测短板。

我国风云卫星作为全球对地观测气象卫星中的重要成员,观测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实时共享。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8颗在轨运行,其中包括5颗静止气象卫星、3颗极轨气象卫星。

在风云气象卫星的帮助下,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可以获得“量身打造”的大气、陆地、海洋遥感产品,其中部分阿拉伯国家还可获得高频次天气监测服务。

另外,刚刚于今年六月成功发射的中国风云二号H星,这几天正在从东经94°漂向东经79°。它的目的地是印度洋赤道上空。在那里,风云二号H星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在轨测试。届时,这位风云静止气象卫星布局最西边的“值班员”将可以更好地为阿拉伯国家提供气象监测服务。

今年4月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以及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合作意向书,承诺:

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将优化风云系列卫星星座配置,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提供实时风云气象卫星数据;

对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进行升级,促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

对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开展风云气象卫星应用技术培训,提升其对卫星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

同样是在今年4月,《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发布,根据该《机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森林草原火情、沙尘暴等灾害时,可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常任代表或其指定的联系人申请启动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

该机制生效后,中国气象局将调动值班的风云气象卫星,对受灾区域进行5至6分钟一次的高频次区域观测,并处理生成图像和定量产品,通过中国气象局数据广播系统(CMACast)、国际互联网及卫星广播直接接收等多种方式向申请国家提供卫星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为其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及时的信息保障。

这些承诺与合作,正在一项项落实。

就在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意向书发布两个月之后的6月27日,中国气象局风云四号卫星产品应用国际培训班开班。本次培训班共招收来自蒙古、阿尔及利亚、伯利兹、朝鲜等15个国家的22名国际学员。

来自沙特阿拉伯气象与环境保护总局的三位预报员也参加了培训。

扫一扫,手机浏览此新闻 扫码查天气,出行无忧虑